农村教师IL培养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ongb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简称IL)培养是全球信息化教育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但目前城乡“数字鸿沟”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广大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问题,并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那么这些培训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是否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唯一途径呢?本着这些疑问,笔者从自身培训实践经历出发,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笔者直接或间接地调查了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具体运用问卷调查法、准实验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访谈法等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状况,对于“现行的IL培训方式是否可以有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 本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是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及关注教师IL培训的原因和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是对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进行了界定,列举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介绍了国内外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情况及培训现状,关注到了我国城乡教育信息化“数字鸿沟”问题。 文章的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问题所进行的实验及调查结果,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访谈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第五部分中,笔者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处于说服的情境中。对说服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热点。新近的调节定向匹配研究关注于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之间的匹配对说服的作用,如情境性调节定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在检查注意定向的过程中发现的,注意运动不仅会产生一个早期的易化效应,而且会导致一个晚期的抑制效应。即,如果从提示线索呈现到靶子出现之间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评价改革不仅包括评价理念改革,也包括评价方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 )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被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