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当今社会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的曝光屡屡挑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在产销及运输过程中变质腐败已经迫在眉睫,冷链物流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剂良方。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先后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业起步晚,乱象丛生,如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基础设施落后、布局不合理等等,基于数学建模方法和智能算法的选址决策,有助于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合理化,压缩运营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本文运用了数学建模、模型分析、比较分析、智能算法求解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冷链物流企业新建配送中心选址的现实可行的方法。首先对冷链物流和选址问题进行了整理;其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冷链配送中心选址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赋权;再次,引入斯坦纳点(Steiner)思想,建立了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应用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企业冷链物流设施选址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影响冷链配送中心选址的指标体系,通过统计各个选址指标在代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建立了涵盖4个方面,共13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交通条件>投资环境>市场规模>自然环境的准则,应用G1-法及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2)建立了冷链选址的数学模型,引入斯坦纳点思想,建立了包含权重和距离两个维度的冷链选址数学模型,结合有限元思想,按照谢尔宾斯基地毯方法对模型的可行域进行划分,利用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求解,较大地缩短了程序的运行时间,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3)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合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冷链项目背景,实际选址结果与模拟结果十分接近,并对比分析了有无腐败速率指标时选址的不同结果,从而为冷链物流企业新建配送中心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冷链物流作为传统物流业的“新宠”和潜在利润增长点,满足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希冀,冷链物流理念的推广、冷链链条的完善、冷链全程监控和追溯体制的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企业学界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