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厄预先建构与参与性对象化的重新解读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社会学知识客观性一直是困扰社会科学领域的难题之一,客观性不仅是关系到研究者与其所处外部环境之间的实在性的哲学命题,也是关系到社会学知识客观性和科学性基本命题之一。本文以后现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预先建构与参与性对象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学家为保证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讨论了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反思社会学与研究对象预先建构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探寻实现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有效实现途径。针对无处不在的预先建构之物,布迪厄提出了其反思社会学的核心议题,即参与性对象化--在社会学研究对象建构建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要对对象化过程进行有效性分析,并且要把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纳入研究过程之中,这是确保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基础。本文力求结合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反思社会学的主要议题,为研究者保证社会学知识客观性提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成了国家治理的突出问题,并已摆上安邦治国的日程安排。国家和政府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提出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生于1980年至1989年之间的孩子被统称为“80后”。对于“80后”一代人社会上往往给予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评论。在2008年以前,大部分的学者、专家都认为“80后”是“垮掉的一代
本文通过对阿伦特公共领域思想的分析,尝试揭示公共领域对于人们积极生活方式的意义。阿伦特对公共领域问题的反思,以人的现代性的存在方式为核心,贯穿着对于人的条件、人的
我国当下基层治理中政府权力实践面临某些困境,表现之一是正式权力失效,合理、合法的治理行为遭到抵制难以施展,权力运作过程中“非正式权力技术”凸显。在区分国家权力同微观权
学位
本文以一个传统农村地区的人情消费受政府行政干预一事为研究对象,讨论和分析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意义上的政府“何为”、“何不为”和“如何为”的问题。  笔者通过定量研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过程。于此同时,中国家庭的规模和结构也在发生转变,即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空巢化。几千年来,家庭养
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全新的群体,处于“半城市化”的尴尬境地,但同时他们也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命运关系着我国经济结构走向和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发展过程呈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并存于当代中国社会之中。如果把消费主义视为后现代性的表征之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离土离乡成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化建设。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少年儿童被裹挟着随其父母从农村走入城市,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