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清咽含片制剂学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y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贝清咽口含片是以中药保护品种川贝雪梨膏的配方理念为根本,方中川贝母属于可用于保健品的中药,余甘子、蜂蜜、雪梨则属于“药食同源”目录中的品种。方中川贝母为常用的镇咳和平喘药物,被誉为“止咳圣药”,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效果,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余甘子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没食子酸;另外两味蜂蜜和雪梨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抗氧化以及润肺、清肺的作用,对于肺功能的恢复和保护有良好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将原本的膏剂变为口含片,并着重关注川贝清咽含片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研究,研发出质量可控、更符合现代人生活规律、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中药新型制剂。  在川贝清咽含片的提取工艺研究中,采取单因素实验法与Box-Behnken效应面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余甘子中没食子酸含量、总酚酸含量、收膏率为指标进行实验。最终优选出水煎煮余甘子的最佳工艺为:加水量为12倍,提取时间85min,浸泡时间80min,提取次数2次。平均没食子酸含量:3.55%;平均总酚酸含量:40.00%;浸膏得率:40.33%将余甘子提取液在PH=2的情况下60℃减压浓缩并60℃减压干燥制成浸膏粉,并将川贝母粉碎成细粉、雪梨煎煮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10(20℃)的清膏以及将蜂蜜提炼成中蜜备用。  而在成型工艺研究中,以余甘子提浸膏粉,以及川贝母细粉为原料,采取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填充剂、矫味剂等的种类,再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以蛋白质粉(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4:1,m/m)、薄荷脑、阿司帕坦用量为自变量,以含片口感、硬度、崩解时限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优化处方用量,最终得到辅料用量优化为:大豆分离蛋白200g,乳清蛋白50g,阿司帕坦4.56g,薄荷脑4.56g。并对川贝清咽含片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测定了口含片中没食子酸和西贝母碱的含量,并通过TLC法建立了川贝母和余甘子定性检查。  综上所述,川贝清咽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研究规范合理,且产品质量规范可控,对于川贝清咽含片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药物代谢反应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1)Ⅰ相药物氧化反应,这类反应主要由细胞色素氧化酶介导;2)Ⅱ相药物结合反应,包括甲基化、磺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和糖苷化,这些结合反应分
该研究考察了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多药耐药逆转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和大鼠小肠P-gp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离体外翻小肠囊吸收实验和原位小肠吸收实验研究了多药耐药逆转剂
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口服吸收完全,99%以上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它与胰岛β细胞的65-KDa蛋白结合,促使细胞表面敏感的ATP-K~+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导致胰岛素的释放。GM与胰腺β细胞这种分散的新结合位点结合后与受体交互作用的时间较短,因而对β细胞的作用较格列苯脲快2~3倍,离解快8~9倍,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比其它磺酰脲类药物小得多。此外,GM还能增加周围组织对I
背景:  法罗培南属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等特点,对临床上各种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有显著效
该论文工作对两种一类新药FN-126和拉米夫定的Ⅰ期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这两种药物口服给药后在人体生物样品(血浆、血清和尿)中的含量较低,每毫升生物样品中的含量分别为极微
我们以四种主要草苔虫内酯成分为检测对象,进行中国南海不同产地总合草苔虫的质量分析.课题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草苔虫内酯提取和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建立;第二部分HP
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以下简称AA)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毒性已成为国内外中医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通过网上检索和查阅有关文献发现,尚无系统地将这些药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