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并且截止到2016年底,广州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54.61万,已达到总人口的17.76%,并且老年人口“失能、高龄、空巢”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卫生部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半数患有慢性病,医疗方面费用的支出是其他人群的三倍左右,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开始追求健康养老,对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当下我国“医”“养”分离的养老服务体系,使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面临严重挑战。因此在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有关意见,希望促进医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医疗和养老机构进行合作的新方式,在2015年11月政府部门提出把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重新整合,政策上推动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2017年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努力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加快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以社区为依托,推动社区内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促进医疗资源与养老等资源的整合利用,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包括日常照料、文娱活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我国在老龄化的背景下,用来解决社会化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用来缓解当前社会医疗、养老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新方法。 目的: 本文以社区照顾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福利多元理论为基础,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进行整体梳理,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及非结构式访谈,了解广州市当前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同时以需求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广州市推进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及意见,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在社区中的推广和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书籍、杂志及网上检索相关电子资源,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总结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及特点,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2.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十二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实地调查,与社区养老机构负责人、服务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目前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现状、服务中心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开展情况。 3.问卷调查法对越秀区、白云区、天河区共36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社区养老服务利用状况、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状况、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等。问卷数据采用Epidata3.1双轨录入,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差异性比较,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访谈结果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根据访谈得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访问量比较少,但基础设施较为健全,在利用率方面,除个别示范级服务机构不仅日常访问量高且老年人满意度高之外,部分机构的心理咨询室、日托所等形同虚设,且只有少部分服务机构能够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但是养老及护理人员短缺且流失率较高,难以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行情况:养老在我国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近年来才逐渐引入市场化机制,但付费购买服务的观念还未成为主体观念。目前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政府补助,二是服务收费。走访发现,社区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四类:生活照料类、文化娱乐类、医疗保健类、精神慰藉类等服务,但是目前社区服务主要集中在文化娱乐方面,医疗服务、保健康复及心理慰藉类服务开展较少。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医养结合情况:根据访谈及实地走访发现,配备有医务室及医护人员的社区养老机构,只有极个别示范级的服务机构,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进一步访谈得知,由于人力和资源配备上的限制,社区服务中心实际上专门投入养老服务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大部分医疗服务还是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提供。 2.问卷调查结果: ①基本情况调查:326位老年人中,越秀区占比33.1%,天河区占比32.8%,白云区占比34.1%;男性占比40.2%,女性占比59.8%;年龄大多集中在60到79岁,占比80.7%;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及中专为主,占比48.8%;退休前职业多以工人、公务员为主,占比58.9%;大多已婚且配偶健在,占比60.7%;子女状况大多一个或两个,占比70.8%;同时每月收入状况大致集中在2000至3999元,其中76.5%的老年人经济来源以退休金为主; ②社区养老服务状况调查:调查显示326位老年人中,有89.3%的老年人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活动,而目前80.7%的老年人参加过社区提供的文化娱乐类服务,并且老年人对当前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达到72.1%; ③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调查显示,55.2%的老年人完全可以自理,调查中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比54.3%,其中高发慢性病以高血压和骨/关节疾病为主,并且57.7%的老年人表示每天都需要服药;平时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上大多选择省/市级三级医院;调查显示有72.7%的老年人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其中56.7%的社区老年人对服务表示满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上,少部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纯自费,近一年自费部分医疗费用有59.0%的老年入主要在1000到6999元。 ④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调查:根据调查显示43.9%的社区老年人表示听说过医养结合/社区医养结合,对老年人解释后调查发现,有75.8%的老年人表示社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符合个人需要;针对老年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具体需求调查发现,健康讲座及咨询、身体检查、医疗陪护、上门看病及巡诊、康复护理、心理辅导等服务受到许多老年人的青睐。 ⑤老年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共6个,分别为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自理状况、日常锻炼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 结论: 1.目前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大多还处于地方探索和试点阶段,还未实现全面推广,并且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需求相比发展缓慢,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充分重视和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年人真正的了解到社区医养结合,让更多社区一同参与,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养结合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2.发展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能够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缓解了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局面; 3.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还能加强对老年慢性病人的管理,并弥补我国当前养老体系的不足,使老年人享受便捷、可及、高效的医疗服务; 4.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能够促进社区养老及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不仅能丰富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还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等; 5.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及网络化的发展,整合各项资源及构建社区医疗、养老服务资源网,更加方便、快捷的为老年人服务, 6.影响老年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共6个,分别为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自理状况、日常锻炼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