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构建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2.验证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参照临床风险预测模型建模要求,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在青岛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表格中的RANDOM公式生成随机数,按照7:3比例分配,随机选取70%作为建模组,选取30%作为验证组。基于文献回顾编制ICU获得性衰弱风险因素采集表初稿,采用专家会议法确定采集表终稿。同时,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ICU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表(MRC肌力评分)收集参与研究的ICU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建模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ICU获得性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进行筛选。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选取验证组研究对象,对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验证。绘制ROC曲线,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卡方检验,以P>0.05认定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Brier分数及校正曲线,对模型的校准度进行检验,即验证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结果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1.基于文献回顾与专家会议法,编制ICU-AW风险因素采集表,该采集表包含APACHEⅡ评分系统和患者疾病与治疗相关资料两部分。2.本研究中共纳入研究对象356例,其中建模组24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时长(t=3.761,P<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t=4.237,P<0.01)、疾病类型(χ~2=27.585,P=0.001)、机械通气(χ~2=9.315,P=0.002)、高血乳酸(χ~2=9.828,P=0.002)、血乳酸高值(t=2.517,P=0.012)、长期卧床(χ~2=8.442,P=0.004)、活动受限(χ~2=6.308,P=0.012)、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χ~2=4.591,P=0.032)是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时长、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高血乳酸4个因素为ICU获得性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3.本研究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模型方程:Y(1)=ez/(1+ez),其中Z=0.034×入住ICU时长+0.046×APACHEⅡ评分+1.052×神经肌肉阻滞剂+0.627×高血乳酸-1.351。4.本研究验证组共纳入107例患者,63例患者发生ICU-AW,44例患者未发生ICU-AW,而本风险预测模型预测66例患者发生ICU-AW,41例患者不会发生ICU-AW。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较,本研究构建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81.00%,特异度为65.90%,准确度为74.77%。验证组ICU-AW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95%置信区间为[0.665,0.851],P<0.01;Hosmer-Lemeshow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P>0.05;该模型的Brier分数为0.205分;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良好。结论1.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为入住ICU时长、疾病类型、活动受限、长期卧床、机械通气、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高血乳酸、血乳酸高值、APACHEⅡ评分。其中入住ICU时长、APACHEⅡ评分、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高血乳酸为ICU获得性衰弱的独立风险因素。2.本研究构建的ICU获得性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且经验证其区分度及校准度较好,有利于指导医护人员及早识别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因素及高危患者,为ICU获得性衰弱干预的早期实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小目标检测是目标检测领域亟待突破的难点之一。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们基于网络结构、训练策略、数据增强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增加小目标检测精度的方法,但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却依然难以令人满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技术融合到目标检测网络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网络架构,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图像层级超分辨率增强检测网络,通
学位
目的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标准细胞株(NALM-6细胞)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标准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在门冬酰胺酶作用中的意义。方法1.选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和NALM-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梯度的L-ASP进行处理。2.实验分组: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F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U/
学位
目的:探讨血清Galectin-3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021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及110例糖耐量正常患者(对照组)的血清及相关临床数据(身高、体重、BMI、年龄、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血脂水平等),所有实验患者均无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已排除肥
学位
目的:最近的科学研究已经证实,Ndc80复合物的亚基—SPC24,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SPC24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关系至今尚未有文献报道,其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进展中的潜在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SPC24能否作为预测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并探讨其与免疫微环境和泛癌的关系。研究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数据库)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
学位
研究目的: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性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约为9%。因为胰腺癌普遍预后较差,这项研究旨在通过肿瘤公共数据库,筛查胰腺癌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的标记基因。研究方法:分别从Splice Seq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获得176例胰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通过联合分析患者可变剪切数据和临床信息,鉴定出预后相关可变剪切事件并构建风险分数计算公式。将病人按照风险分数的中位值分为高低风险两组
学位
背景与目的: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通道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在炎症和神经性疼痛、瘙痒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RPA1通道的传统药理学分子工具缺乏良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而限制了其使用。尽管光遗传学通过赋予相关神经元或蛋白靶标光敏特性,提供了神经药理学研究的一项工具,但光遗传学需要引入化学配体和编码
学位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革,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模式已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梳理了科研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总结了科研电子档案的特点,分析了目前科研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并基于现状提出了提升科研电子档案管理的建议,以期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正>【活动理念】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人际交往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1]。而人际冲突在人际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正确处理人际冲突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部分。道歉是处理人际冲突的一种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人际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
期刊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的肝脏和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的数量明显增加,可能参与其发病,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cytoplasmic 1,NFATC1)是影响NK细胞激活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基因。miRNA参与NK细胞
学位
目的:对2015-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烟台市筛查点(东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筛查数据进行分析,对脑卒中风险分层、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等变化情况分析,了解社区卒中防控项目成效,为烟台地区脑卒中筛查防治提供依据,指导今后的筛查防治工作。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筛选标准,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5年、2017年及2019年烟台市筛查点4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