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iPhone手机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对比分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隐喻被证明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人们对隐喻的研究逐步从语言模态扩展到非语言模态,如图像、声音、音乐等,对不同模态的隐喻研究也逐步从单一模态的研究发展到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广告作为重要的产品宣传手段,旨在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广告中通常包含了丰富的隐喻,其图像、声音、文字等各种模态的呈现与配合,都影响着广告隐喻的效果。为了扩展动态语篇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2则华为和24则苹果手机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特征与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在华为和手机广告中,都存在着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其中结构隐喻可进一步细分为自然现象隐喻、人类行为隐喻和生活场景隐喻,其中,苹果手机广告的多模态映射多于华为手机广告中的多模态映射。(2)在隐喻的构建过程中,图像模式、声音模式和文字模式都被运用到广告中,为了让广告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中,会有一些模式的增减,从而突出源域或目标域的内容,帮助观众理解产品的系统功能、外观设计与复杂系统。(3)华为与苹果手机中的隐喻存在着比较鲜明的特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造成华为与苹果手机广告差异性的原因,则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追求个性,中国文化追求共性的特点。本研究将拓展多模态隐喻的解释范围,再次印证了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与多模态隐喻理论与动态广告语篇隐喻的辩证关系;同时,也为手机广告设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此外,该研究也能为呼唤型文本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大学之道》将修己安人的精神内在统一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之中,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三纲领”下还具体设立了“八条目”,通过“八条目”来阐明“三纲领”间的关系。解剖《大学之道》“八条目”的内在学理逻辑,可以清晰地透视其内在哲理。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中国品牌,中国企业也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品牌宗旨...少些“独角兽”,多些“斑马”企业》一书可以提高人们对品牌目的的认识,对社会及其他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为营销者和消费者在评估真正的品牌目的时提供做出正确、明智决定的工具。本翻译实践报告首先对任务进行描述,介绍了翻译实践的文本内容和目的。其中任务进程分为译前准备、译中操作和译后审校,接下来是案例
学位
身份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在交际中可以通过调用语言资源来建构特定身份以实现交际目标。身份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上身份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先设的、单向的,随着学者们对身份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研究身份的学者如Charles Antaki(1998)认为,身份是在交往中通过话语动态地、积极地在线建构的。在语言学视角下研究身份的学者代表陈新仁(2013)提出了“
学位
随着国与国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也越来越频繁。电机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在促进电机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借鉴大量的国外科技文献,因此翻译国外电机技术资料迫在眉睫。本论文则是基于电机绝缘研究的翻译实践报告,可以给该领域的科技文本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次翻译项目是由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大电机技术》编辑部所委托的学术文章,共计13733字,并在《国外大电机》刊登。本报告以卡特福德翻译
学位
本实践报告所选文本选自2018年的IEEE的期刊《介电质与电气绝缘交流》和电气绝缘会议,介绍了关于旋转电机绝缘老化的实验研究,属于信息类文本。文中含有大量与绝缘老化相关的专业词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译者结合文本上下文确定了半术语和复合词术语的准确词义;由于科技论文语言表达严谨,较多的使用复杂长句、被动句和无灵主语,译者主要运用了划分句子结构、语序调整和转换的方法解决这些难点问题。除了上述翻译方法,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消费需求,开始从对商品的物质功能的追求转向更具个性化色彩的符号性消费。一些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和传统生活方式,也由此得以进入商品服务市场,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深居金秀瑶山的盘瑶被认为是金秀五个瑶族支系中医药知识最为精湛的支系。在常年的山地生活中,盘瑶逐渐养成独特的养生习俗,即针对各类疾病和日常养生等具体需求,
学位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麦克尤恩的创作主题经历了从阴暗的乱伦、虐待到社会公共领域的转变。但是,他的作品主题无论如何变化,内容始终围绕小说人物的生存困境和自我觉醒。麦克尤恩的第十三部长篇小说《追日》发表于2010年。小说主要讲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迈克尔·别尔德在家庭、情感生活和学术事业上遭受的内在精神困境和外在生存困境。本文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研究基础,从物理
学位
本篇英译翻译实践报告选自陆庆屹的《四个春天》。该书于2019年出版,包含24篇散文,展现了一对多才多艺、幽默达观的老夫妇,并记述了他们诙谐且充满生活哲学的小故事,书中饱含诗意的生活景象。本篇实践报告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分析翻译实践中典型案例,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难点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在语言维度层面,对于动态不对等的语言结构采用词性转换的方法,流水句采用调整语序以及合并法的翻译方法。在文化
学位
发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人类早期跨国商贸活动和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茶不仅能够将东西方文化具有的特殊性充分展示出来,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融合。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茶俗和地域茶俗,灿烂多姿,精彩纷呈,茶文化的研究与
学位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推普置于相对贫困治理的研究框架之下,在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阐释推普助力相对贫困治理的内在机理,结合田野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推普对相对贫困的现实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普通话推广普及存在的突出困境,提出相对贫困治理框架下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普通话高质量普及的发展对策。其一,结合语言功能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