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超越——论明代水浒戏曲对小说《水浒传》的改编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故事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宋元史传及话本到元杂剧,又从元杂剧到小说,再从小说到明清传奇、杂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系列水浒文学中,水浒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显示了戏曲这种文学体式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在历时性传播中,每一次的改编、传播都会对故事原型固有的信息有所增减,研究这种信息增减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状况,对今天的改编、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代水浒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明代水浒戏对小说《水浒传》的接受和改编,试图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梳理了水浒故事的发展脉络,其次尽可能详细地列举了明代现存的水浒戏戏目,以求较为全面、直观地了解水浒戏的发展,并将现存明代水浒戏的情节与小说进行对比,探讨水浒戏作者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的取舍,以此作为本文展开进一步论述的基础。 第二章首先从小说和戏曲二者的内在本质、审美取向及文学功能的关系探讨了明代水浒戏对小说改编的可能性,然后从叙事模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论述明代水浒戏如何对小说进行一系列的改编以适应戏曲的文体特征。 第三章主要讨论明代水浒戏对小说主题的继承和新变。《水浒传》的主题比较复杂,但总体上以“忠义”为旨归,且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义”。明代水浒戏继承了“忠义”这一主题,但人物的反抗性明显被削弱;此外,明代水浒戏还突显了“节义”这一主题,具有明显的教化目的。 第四章主要考察在主题变迁的影响下,明代水浒戏与小说人物形象之间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浒英雄的反叛性被削弱,此处以李逵和宋江为例进行详细论述,并加入了元代水浒杂剧这一参照系;二是从小说到戏曲,女性形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女性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是男性的陪衬物。 第五章从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和明代戏曲文人化现象入手,深入分析明代水浒戏主题和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做噩梦的经历,而且很多梦都有共同点。德国一项调查发现男性和女性噩梦梦境有所不同。噩梦或许不会直接对应真实生活情景,但反映出做梦者内心忧虑。  调查人员向2000人询问他们做梦的情况。近一半受调查者声称从来没做过噩梦。  从做过噩梦者的回答看,大多数梦到牙齿或头发脱落的是女性,梦到从特别高的地方摔下的以女性居多;撞车或坠机多出现于男性梦境;梦到身体瘫痪和考试不及格的男女比例接近。  心理学
由于“文化大革命”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书写“文革”成为几代知识分子笔耕不辍的主题,作家们以各自的方式编织着那段特殊年代的集体记忆。长久以来,中国大陆“文革”书写一直保持
兴化李氏家族是明末清初苏北地区的一大望族。其家族成员众多,名人辈出,著述丰富。既有秉性耿直、忠心为国的忠良之士,也有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我们知道,一个特定历史
《慈云楼藏书志》是清嘉道年间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的藏书志,它与之前的同类书志相比,有其独特之处,但因从未刊行,所以没能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注意。李氏藏书志除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
【案例】  高三女生田丽学习成绩很不错,只要不出意外,高考后她应该会如愿进入梦想中的大学。可最近田丽总是有些郁闷。她感觉自己似乎越来越避忌男生的目光,只要有人看她就受不了。  田丽身材高挑,长相清秀甜美,走在校园和大街上,总会吸引很多眼光注视着她。平时,还有些男生给她递纸条,说要和她交朋友。  田丽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的脸当时就变了色,重重地说,如果高中谈恋爱就完蛋了,肯定考不上大学,田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