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聚苯胺及聚丙烯-Ag渗流型介电复合材料的微波介电特性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导电态聚苯胺(PANI)为导电填充物,采用热压法制备了PVDF-PANI渗流型介电复合材料,并对其在1-107Hz及微波频段的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复合材料在213~403K、1~107Hz范围内的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介电损耗会随着温度升高出现一个峰值,显示出较强的介电弛豫。随着频率的增加,介电常数下降,损耗峰对应的温度Tmax升高,不同成份的复合材料均与Vogel-Fulcher公式符合很好,表明介电弛豫源于PVDF的p相变。而任一频率下,室温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随着PANI体积百分含量的增加先增加,至0.13达到峰值后下降,大于0.14时则表现出导电性,表明其在1~107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典型的渗流特性。PANI体积百分含量小于0.14时,复合材料在3.62~7.30GHz的微波频段下的介电性能表现出与较低频率类似的渗流特性,且介电常数明显高于PVDF,说明界面极化在微波频段仍对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起着主导作用,这与传统认为界面极化仅在105Hz以下起作用不符。为了进一步研究渗流型复合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选取介电弛豫很弱的聚丙烯(PP)为基体,电导率高的金属Ag作为导电填充物,通过热压法制备了PP-Ag渗流型介电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1~106Hz范围内的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增加而缓慢下降,介电损耗基本不变,显示出与聚丙烯类似的很弱的介电弛豫。而在此频率范围内,室温下的介电常数随着Ag体积百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至0.17达到峰值,大于0.17时则表现出导电性,表现出典型的渗流特性。Ag体积百分含量小于0.16时复合材料在3.62-11.43GHz的微波频段下的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随着Ag体积百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Ag体积百分含量高于0.16时则无法测得微波介电性能,同样表现出典型的渗流特性。同时,复合材料在微波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明显高于PP基体,表明界面极化对微波介电性能起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2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中央及省委要求,研究部署落实
期刊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物理性分离技术,因具有高效无污染的优点广受人们的青睐,在膜分离技术中膜材料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聚偏氟乙烯(PVDF)因具有机械性能好、热稳定性高、室温
六六六(HCH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易在土壤中积累、残留。我国化工污染场地数量多、污染重,已经停产的六六六生产企业原厂区内土壤污染严重,HCHs污染场地备受土壤修复工作者的关注。微生物修复被认为是消除土壤中HCHs的有效方法,笔者曾尝试从污染土壤中筛选HCHs降解菌,但经过几轮驯化后发现其降解效果并不理想,故购买了高效降解菌剂进行HCHs的降解研究。本研究对南宁某化工污染场地土壤的HCHs进
A high-degree (degree l = 6 and order m = 0, 1, 2, L, l. High-order model for short) and steady thermal free con-vective motion of an infinite Prandtl number an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开发了2024Al-K2ZrF6-KBF4反应新体系,通过熔体直接反应法成功制备了纳米ZrB2颗粒增强2024Al基复合材料,并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
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工作例会,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及省委要求,就常委会及机关纵深
期刊
本课题以Ti-50.4Ni合金为实验材料,借助金相显微观察、透射电子显微观察、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拉伸实验等测试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热轧和冷轧态NiTi合金的相变行为、微观结构和
Al-Mg-Si-(Cu)铝合金作为可热处理强化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耐蚀性、成形性和可焊接性,应用极为广泛。大塑性变形(SPD)是目前唯一可以生产块体亚微米、纳米结构材料的加工方
2月10日是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的第二天,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发出紧急通知,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最重大的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