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猪肉市场周期波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鉴于猪肉消费的重要性,猪肉价格变化一直是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尤其是1985年以来,我国猪肉计划流通体制开始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过渡,猪肉价格出现几次较大波动,对猪肉市场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近来,黑龙江省的猪肉市场产生了周期波动的规律现象,猪肉市场的波动起伏,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广大农民的心,而且也牵动着城市居民的心,毕竟国人以猪肉消费为主的饮食习惯,短时期内是无法动摇的。本文研究主要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定,以便把握价格变化原因、变化趋势及特点,提出对策建议,以期降低猪肉价格波动。为达到这一目标,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的猪肉市场进行宏观的分析。为更好地把握猪肉市场和猪肉价格变化趋势和特点,从大体上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我国猪肉市场发展的历史分析、黑龙江省猪肉市场特点和市场现状,因而可以更全面了解并把握猪肉市场和猪肉价格的变化。猪肉市场的分析并不限于此,而是继续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经济学分析。其中包括建立猪肉市场的蛛网模型和猪肉产业链进行价格博弈。进一步分析,在猪肉市场目前各种不同情况下,影响黑龙江省猪肉市场周期波动的因素和触发因子,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分析推导出众多因素中产生的主因素,然后根据模型的结果讨论,确定黑龙江省猪肉市场的触发因子,对黑龙江省的猪肉市场的合理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对黑龙江省从2000年到2007年的猪肉价格和2000年到2006年的猪肉产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用了Matlab时间序列模型和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建立模型的方法对猪肉市场进行了具体的量化实证分析。在模型通过检验的情况下,对未来若干年黑龙江省猪肉价格和产量进行预测分析,以确保黑龙江省的管理者合理的实行政策干预,生产者合理的补栏。综合上述研究,提出合理的对策:第一,完善猪肉储备体系。建立猪储备制度,维持一定数量的活猪及猪肉储备库来稳定价格。第二,制定猪肉价格波动最高限价,将其控制在一个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第三,加强流通环节建设。走联合发展之路,共同承担生猪市场风险。第四,政府积极支持。第五,建立疾病防疫体系。建立健全畜禽疾病防疫体系,减少重大疫病对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的冲击。第六,建立预警机制和信息引导。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建立生猪生产与猪肉价格风险预警机制。面对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是政府提供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