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主要变形破坏之一。雨天的积水车辙路段,不但使行车制动距离加长,而且会造成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侧偏,加剧行车风险。为在管养过程中有效控制积水车辙行车安全,降低雨天车辆驶过车辙路段发生事故的风险,需全面了解车辙的三维形态对路面积水分布产生的影响。目前对车辙检测评价中,仅用最大深度描述车辙的严重程度,无法获取车辙的三维形貌,更无法描述车辙三维形貌的变化对路面积水分布的影响;且利用单一的水膜厚度构建的附着系数模型,难以在仿真中真实反映车辙三维形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车辙三维形态进行全面描述,建立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模型。这对于全面分析车辙三维形态对路面积水分布的影响及研究积水车辙行车风险防控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车辙检测的基础上,实现了车辙路段的全车道路面三维重构,并基于车辙三维形态,进行了路面积水形态识别与行车安全影响分析,建立了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进而对积水车辙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建立了车辙三维形态检测与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的联系。本文研究思想和方法以及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三维激光检测技术,采集全车道路面三维激光点云信息,对全车道路面进行全面准确的三维重构;通过现有规范和研究,对车辙进行识别,并从路面三维模型中精准提取车辙三维模型;基于车辙三维模型提出车辙多维度指标,对车辙三维形貌进行全面、准确描述。2)通过室内水膜厚度试验结果,选择与本文研究最佳适配的水膜厚度预测模型,以预测非车辙积水路面水膜厚度分布;基于路面汇水行为特性和车辙三维形态进行车辙积水汇聚过程计算,计算车辙积水路面内的水膜厚度分布;在积水车辙行车安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影响因素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全车道路面附着系数预测模型。3)基于Car Sim动力学软件,结合全车道路面附着系数模型,建立了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在对积水车辙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反应车辙三维形态对积水车辙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4)根据车辙三维形态对行车安全影响,选取车辙多维度指标建立仿真工况,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水膜厚度和附着系数分布,再利用建立的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建立积水车辙制动安全评价模型和积水车辙侧偏安全评价模型,从而建立车辙三维形态检测与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的联系。5)利用本文建立的安全评价模型,对不同路段的实际积水车辙进行车安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特定车辙路段,可根据车辙三维形态获取出路段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临界安全车速,以保证积水车辙路段的行车安全。本文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体系,直接将车辙检测与行车安全建立联系。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车辙路段雨天行车安全管控,对于推动网级道路行车安全监测,促进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电弧增材制造是以电弧为热源,金属焊丝作为熔敷材料,以熔滴过渡的方式层状堆积成形的技术。在堆积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复杂、熔滴过渡方式难以控制以及层间热积累等问题,电弧增材制造难以达到成形质量要求。如何实现电弧增材堆积的过程监测和成形检测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此,论文以多层单道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增材制造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弧增材堆积的过程监测和成形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首先,论文借助电流传感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半易碎音频数字水印技术,对音频信号实现篡改检测定位。所谓的篡改检测定位是指在原始音频信号中嵌入水印信息,当嵌入水印的音频信号遭到篡改破坏等操作时,
白花泡桐是我国特有的速生丰产树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白花泡桐进行品种改良,可以弥补常规育种方法的不足,加快白花泡桐在遗传育种方向的发展
Ca2+是植物细胞中许多逆境和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胞内的Ca2+会发生一个时空上的变化,称之为“钙信号”。胞内的“钙信号”可以被钙离子感受器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处理在各种复杂应用背景的多样性、大容量、高速、实时的数据,信息融合(Data Fusion)技术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专家的重视,其方法包括贝叶斯概
苔藓植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被认为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类群。由于其假根不具备吸收功能,苔藓植物直接通过植物体吸收营养和水分,因此,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
国际乒联在伦敦奥运会后规定,自2014年7月1日以后国际比赛将全面使用新材料乒乓球来代替之前以赛璐珞为原材料的乒乓球,这一器材的改革对任何一位从事乒乓球的运动员来说都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视频技术以及视频设备的不断发展,浏览视频成为了人们认知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由于智能手机、平板和各种视频录制设备逐渐普及,在线视频网站
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获取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igh Resolution Wide Survey,HRWS)图像的主要途径。该技
安徽省金寨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管控难、服务难、结算难等问题,金寨县新能源并网配套工程旨在构建适应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网,为分布式发电集群优化设计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