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合金/硅复合膜微驱动器原理及相关技术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MS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将要迅猛发展的新兴技术,微驱动器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以 硅为基底的SMA薄膜微驱动器以其结构简洁、作功以力强、响应快、易于集化制造等优点, 成为微驱动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少量报道由SMA薄膜和硅基片构成的原型微驱动器 件.对以硅为基片的SMA薄膜微驱动器尚缺乏理论和实验上的系统研究,该文便是从这两方 面对这种微驱动器展开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对C.Liang的SMA余弦三角函数本征方程为基础,建立起适用于以硅片为基底的SMA薄膜的经验性本征方程.该文用Matlab软件和迭代法对 一个完整的热驱动过程进行分析与仿真.在制备实际用于微泵驱动的泵膜之前,该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泵膜结构设计进行了仿真和优化,最终设计使泵膜实现最大的作功能力.在实验方面,该文用电阻法、DSC、XRD、DMA等手段对制备的SMA薄膜基本特性进行测试,研究了制备工艺对薄膜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通过薄膜图案化和硅材料的微细加工得到泵膜实体.该文用俄歇能谱深度剖析方法分析了SMA薄膜同各种硅基片表面状态的界面结构, 指出使单晶硅基片表面具有很薄一层自然氧化层可以获得最佳的附着效果.溅射功率影响薄膜晶化后的界面结构,高溅射功率获得附着性更好的界面.该文通过基片曲率法测试了SMA 薄膜从溅射到晶化后的内应力变化过程,以及内应力怀膜厚及溅射功率的关系,指出晶化后SMA薄膜与硅基片之间以热应力为主,同时还有一定的界面应力可以忽略.当基片对薄膜的 作用为双轴平面拉应力时,将抑制薄膜的马氏体相变,使相变温度降低.通过对SMA薄膜/硅片界面和内应力的系统研究,该文获得制备泵膜结构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泵膜与理论仿真的前提条件一致.该文对泵膜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测试.在系统的测试数据基础上,该文进一步分析了载水与不载水时泵膜的振幅、电阻,以及流量与脉冲电流、占空比、频率等的相互关系,该工作为微泵流量的控制与分析奠定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建筑尤其是工业建筑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是相违背的.因此,绿色环保节能出现在建筑设计学的基本要求中,绿色建
骨缺损修复材料在临床上具有相当大的需求量。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局限性使得人们不断寻求新型的骨修复材料。理想的骨修复材料应具备促进骨再生和促进血管化两方面的性质,以
该文以发展高温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涂层为目的,采用热重分析(TGA)、高温腐蚀热天平、X射线衍射仪(XRD)、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Ti60合金及TiAlNb
该论文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脆性材料SiC,SiC混合粉末,进行球磨,着重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EM)这一分析手段,观察它们在球磨条件下产生的缺陷特征及微观结构的演变,以求对
近年来,随着地外生命痕迹的不断发现,与外星人进行星际交际和信息交流的问题,自然就摆在我们地球人的面前。要进行这些活动,首先遇到的无疑是语言问题。由于地外文明与地球文
利用废玻璃和粉媒灰为主要原料外加少量添加剂,经约820℃左右温度烧结,制备出一种容重1.2-1.4g/cm、抗压强度22-30Mpa、导热系数小于0.62w/m·k的新型复合墙地砖.该材料由致
Monte Carlo simul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article transport theory.Theaccuracy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particle transport depends on the accuracy ofp
该文将主要研究TiAl基合金在车用排气阀上的应用.预期通过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热处理方法得到高性能的TiAl材料,并结合永久模+压力铸工艺,则TiAl基合金在车用排气阀上的应用就有
该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型快速成形系统SSM-1600的研究内容和开发过程.SSM-1600的成形空间为1600mm长、800mm宽、700mm高,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快速成形系统.该系统设计与制
该文对LCM工艺树脂流动特性----渗透率、缝编预成型体技术及LCM工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LCM工艺缺陷的形成机理与消除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纤维预成型体的微观结构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