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土地权利角度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做一梳理,初步建立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发展体系和框架。本文以历史年代变迁为主线,围绕国家土地所有权、大地主土地所有权、小农土地所有权的建立、发展和制度完善,结合历代土地制度和法律规定,探析中国古代三种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主体、客体、内容的变化,以及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形式,法律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和限制等方面制度的变革,探索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制度发展的规律,总结各种土地权利制度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期为当代中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建构提供资料借鉴和启发。中国古代的土地权利发端于夏、商、周、秦。在西周以前就出现了土地权利意识的萌发,随着土地所有权的下移,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地私有权的萌芽,以及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到秦代土地私有权的完全确立。中国古代三种土地所有权并存局面形成。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古代土地权利的发展时期。西汉的名田、假田与限田制是对大土地私有权的限制;东汉的度田法与豪强地主田庄制体现了土地私有制的新形式;汉末曹魏的屯田制则是国家政权在特定情况下对国有土地的直接经营使用;西晋的占田课田制与品官占田荫户制、东晋南朝的占山格是豪族地主土地私有权的发展,和土地所有权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北朝隋唐的均田制体现国家对土地分配的干预,是小农土地所有权成为古代土地所有权主流的标志。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土地权利的完善时期,这一时期虽仍然是国家、大地主、小农三种土地所有权并存,但表现形式有新的特点,同时土地所有权的内涵有了更大的扩展;两宋时期土地权利制度进一步深化;北宋的垦田、限田与方田法,南宋的经界法与公田法,两宋各级官员的职田制度,以及对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保护加强,关于土地买卖、典卖、租佃契约关系的法律调整,都体现了国家对土地管理的强化和清理丈量的重视,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制度也趋于完善;辽金元的土地法律制度则是少数民族政权土地制度汉化的过程;明清土地法律制度在整体上是对传统土地权利制度的继承,但是在土地所有权的内容、保护、权利行使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变化。在中国古代土地权利制度的发展中,三种土地所有权并存,是战国、秦汉以来土地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三种土地所有权的相互斗争,贯穿了古代土地制度发展的全过程;从国有到私有,是古代土地权利发展的基本趋势;土地权利的法律规制从模糊到明晰,是古代土地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法理观念阙失,完善的私有土地权利保护制度未能最终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权利制度不仅要从经济制度和“田制”本身去认识,还要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官僚制度角度去认识。无论是大地主土地所有权,还是小农土地所有权的发展都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唐宋以后科举制度的实行,小农政治地位的相对提高对促进小农土地所有权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高职学校英语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高职英语的考查形式决定了其教学目的是应对应试教育,导致职业导向型不强等问题。高职英语的教学应该顺应高职教育的特性,强化对
<正>高铁成就举世瞩目高铁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崭新成果,发端于日本,发展于欧洲,兴盛于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高铁建设,呈现出一幅史诗般
<正>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在解题中有广泛应用.本文讨论由求根公式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1(2012年庆阳市中考题)已知a=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发现,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果破坏反而加重,人们把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
会议
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简称GAD)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4.7%,而某些特定人群发病率可高达10%以上,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甚至导致自杀
水口电站库区回水变动段在通航标准和航道尺度既定的条件下,其通航保证率的确定既受到上边界沙溪口水电站下泄流量的制约,更受到下边界水口电站库水位升降的影响,情况比较复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是由于腹腔内粘连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各类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导致各种
目的研究胸腰段椎体变形是否可作为预测脆性骨折的指标以及哪些指标更为敏感实用。方法(1)测量胸腰段各个椎体前缘高度[Ha],后缘高度[Hp],中部高度[Hm]及椎间盘高度[Hd]。得
万有引力是库仑引力与库仑斥力不平衡的产物。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2009~2013年输血前、术前及产前4项感染性疾病血清标志物的检出情况,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同时避免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