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对改善居住和生态环境、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多处于农村居民自发选择的状态。居民点布局呈现出“小散乱”的特征,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丘陵地区及山区更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速度加快,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又出现扩张无序、村庄空心化、土地低效利用甚至闲置废弃等现象。居民点用地的低效利用以及散乱的布局不仅占据了大量优质的耕地资源,阻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改善的成本,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是破解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困局,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当务之急。本文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要求,以城乡统筹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立足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定位,选择位于重庆未来“统筹城乡”与“四化同步”重点区域——城市发展新区中的长寿区海棠镇作为研究区域,遵循“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综合评价—实证检验”的逻辑思路,通过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作为研究单元,深入剖析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在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对海棠镇农村居民点斑块进行综合影响力分级,并根据不同综合影响力等级划分的不同农村居民点类型制定优化布局策略;最后应用基于拓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对研究区内优势农村居民点斑块影响范围进行空间分割,指导迁并型居民点斑块的搬迁方向,以期在理论上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地形较为复杂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提供方法指引及案例参考。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海棠镇现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出密度较大、破碎化程度高、空间分布不均、多布局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区域的特点。海棠镇农村居民点总体规模不大,居民点斑块集中分布在辖区中东部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密度较高,居民点斑块间平均距离只有56.39m;单个居民点斑块规模很小,平均规模仅0.61hm2。大量高密度细碎的居民点斑块分布在土地较为肥沃的平坝区域,造成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占用,耕地斑块的完整性被破坏,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作业。另外,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点多布局在海拔高度较低、坡度较小、坡向朝南、距离集镇与主干道路较近、靠近水源的区域,说明上述因素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较为重要的影响。(2)综合影响力能够很好地反映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实力,综合影响力理论是对居民点斑块评价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支撑。综合影响力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作为城市地理学的经典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由于资源的区域性与稀缺性,空间中任何区域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和发展,即需要通过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的驱动,在此过程中,一些区域由于人口、资金、信息的频繁交流,形成相互作用的集中地从而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因此,区域发展的优势程度可以通过相互作用的强度来衡量。农村居民点同样具有产生空间相互作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以应用综合影响力理论解析农村居民点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评价居民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并论证综合影响力和农村居民点综合实力的兼容性,因此,综合影响力理论是居民点评价和优化的核心理论。(3)海棠镇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依据综合影响力大小分为“村级影响力”、“社级影响力”和“零星居民点”3个等级,各等级居民点面积比重分别为43.51%、49.03%和7.46%。建生村、海棠村和古林村三个村自然、区位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社会经济活动较为活跃,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普遍较高,主要为“村级影响力”农村居民点,三村的面积占全镇该等级居民点总面积的60.84%;龙凤村和清泉村,由于辖区内多为丘陵地形,地势起伏,农用地等级较低,多无灌溉条件,加之其远离镇区和主要交通线,居民点多呈零碎散乱布局,“零星居民点”等级的居民点斑块分布较多,是海棠镇未来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中的重点整治区域。(4)通过空间布局优化,海棠镇农村居民点“小散乱”的空间分布现状得到较大改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通过制定基于不同地貌类型的优化策略,利用基于拓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方法划分优势居民点的影响势力范围,即优化了海棠镇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格局。优化后,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距交通干道平均距离、距镇区平均距离、距水源地平均距离以及距独立工矿平均距离分别较优化前缩短了22.11%、10.21%、40.08%以及11.17%,居民点斑块的区位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的总面积和斑块密度分别降低了16.16%和39.35%,单个居民点斑块平均面积增加了37.70%,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分布密度大幅下降,平均规模增大,特别是位于丘陵地形,分散分布的居民点实现了较成规模的集聚。这不仅加强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了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的节余,而且通过推进农村居民点一定规模的集聚,大大减少了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浪费。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绚丽多彩、生动活泼的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艺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为了培养
从四川省成都市卫生局了解到,“城乡社区常见多发慢性病防治”今年被列为成都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12个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之一,“十一五”期间,该专项科研总投入将达3700万元
在新的全球数字化浪潮面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安全"问题,已经转化为"文化安全"问题.数字资源将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用数字技术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目前发表的儿童脑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星形细胞肿瘤、颅咽管癌、髓母细胞瘸、生殖细胞肿瘤及室管膜肿瘤等5种
通过将文献编目的方法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编目,既是提高网络信息检索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编目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探讨和推广。
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护理问题,探讨护理措施,完善护理管理,提高治疗安全。方法:对创伤骨科250例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13岁,以间断性腹痛1.5年,加重伴血便10天为主诉入院。2006年4月无诱因出现脐周剧痛,持续1小时缓解。同年10月出现类似发作1次。2007年2月第3次腹痛伴呕吐及肛门
在Web2.0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的、高效率的、灵活的、有意义的电子学习环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信息素养。本文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检索电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