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华兹华斯诗学语言观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国内对华兹华斯诗歌和诗学的诸多方面展开了一些方面的研究,但对华兹华斯的诗学语言观阐释为数不多。本文拟从华兹华斯诗学语言观产生的背景入手,探讨华兹华斯的诗学语言观。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诗人中的佼佼者,他独特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念开创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清新的局面。他的诗完整地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着力表现的理想与情感,在诗歌的语言观等方面对后来的诗人影响重大,他的诗歌语言观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如意象派)和后现代主义诗歌(如自白派)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兹华斯针对新古典主义诗歌创作的本质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诸如诗歌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源泉,诗人要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诗人要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等等;他还提出了诗歌的题材应该是田园生活,诗歌的目的是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等等。华兹华斯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不同的是,他更关注诗歌语言的革新,提倡从诗歌的语言表现形式上扫除古典主义诗歌的雕琢浮华之风。由于诗人认为乡村田园生活能最好地保持率真的情感,保持诗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因而在诗歌语言上主张真挚朴实,主张多采用民间的生动的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是从反复经验和正常情感中产生出来的,比诗人们(生造出来)用以代替它(自然语言)的另一种语言更耐久、更富于哲理”。他在《抒情歌谣(1800版序言)》一中提出了诗歌创作应当以“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代替“诗意辞藻”的口号,创造了一种朴素清新、自然流畅、洗尽铅华的新型诗歌语言,将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与朴素的语言做了完美的结合,同时对古典主义刻板而虚饰的诗歌语言模式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在批判继承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语言观的基础上,华兹华斯诗学形成了自已语言观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语言重要性原则,语言极具重要性,没有语言就无法表达思想或与人交流,“语言是人类最后的家园”;二是语言规约性原则,诗歌语言指号与指称之间是一种理想的自然联系;三是情感表现性原则,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好诗的共同点,即合情合理。  华兹华斯被马修·阿诺德视为英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因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而久负盛名,他的诗学语言观对语言诗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制图知识随着生产技术的改造得到应用和补充,本文就装配图知识进行了实用性的增舍,围绕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上采用了有效的手段,把制图知识引申到输电线路铁塔装配图中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在国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国石材协会的引领下,我国石材产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材应用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各地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层
本文从英国GCSE中文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等级划分、教学建议、话题范围、词汇和语法项目的制定等方面对GCSE中文考试大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合样题分析,分析介绍了控制性
明后期话本小说以描绘社会市井人民生活为主,而女性形象是这些话本小说中的主要描写对象之一,对于身处妇女层中最低层的寡妇形象,这些话本小说也多有不少着墨。在曲折的情节中,不
动词的隐含因果性在几年前就是心理学界的一个研究内容,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动词的隐含因果性是影响代词指代的一个重要语义因素。  本研究通过纸笔实验及一系列研究统计发
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现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义位基本相同的单音节语素并列使用的语言现象。在两周金文中,存在较爲丰富的同义连用现象。根据统计,两周金文中共出
音注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这些材料很大部分来自经史的注解。注解类材料往往是大宗材料,但由于其随文注音的性质,它们大多不成系统。有的大宗材料也可能覆盖整个音系,但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作为自古以来就缺乏宗教信仰的中国人,无疑生存在一个空前迷茫、丧失精神凭依的时代,深刻的信仰危机和价值、意义危机已经真正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潭,佛教空观、老庄相对主义
汉代,班固撰《白虎通》,清代的陈立为之疏解,着《白虎通疏证》十二卷。本文从文献学角度对陈立《白虎通疏证》进行研究,以解决《白虎通疏证》版本选择与文本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