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创业板公司2009年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以来,社会各界对创业板的成长非常关注。目前,我国创业板正处于全面规划和逐步推广时期,创业板市场是我国一种新型的投资市场和投资品种,也是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发展和飞跃的重要平台。投资者在进入创业板市场时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风险,但也蕴含着极大比例的投资回报。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因此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有盈利基础,拥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且需存续一定期限,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的企业。因此很多创业板公司上市时,都面临着重大的业绩考验,创业板公司收入确认与计量可靠性很容易出现状况,如粉饰财务报表,虚增利润收入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创业板公司的现状、发展以及风险进行介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主体的开放性不断加大和上市公司的飞速发展,我国创业板公司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表现在创业板公司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多。创业板公司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创业板公司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业板公司会计理论的合理发展也对我国创业板的快速、健康、高质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国外的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发现机遇,寻找机会来分享中国优质的资源。其次收入作为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也是衡量一个创业板公司业绩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创业板公司在收入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应结合创业板公司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会计理论已经较为成熟,但上市公司和会计理论界在某种程度上对创业板公司收入确认与计量还欠缺一定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对管理创业板公司收入确认与计量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制约了我国财务监管的有效进行,不利于我国创业板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加强。本文研究的不仅是创业板公司收入确认与计量的问题,还有收入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可靠性的问题。创业板公司有其本身的特点,很多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前财务报表以及信息披露显示业绩不错,而上市后公司的业绩利润等会出现急剧下跌的情况,因此在创业板公司面临上市、以及上市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可靠性都有待考究。这种财务舞弊的行为会对中小投资者利益造成很大损失,也不利于创业板公司的发展和企业间的合理竞争,更是对社会发展的不负责任。鉴于我国会计实践缺少全面健全的会计理论支撑,目前的会计制度在收入确认与计量可靠性在某些业务发生时还存在不一致。因此,基础全面的研究创业板公司收入确认与计量可靠性,有利于我国创业板公司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这不仅是对会计理论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创业板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创业板公司降低风险与建立财务舞弊防范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