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一系列观点、政策,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指导作用。本文把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来加以研究,并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考察。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及意义。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基石;这一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思想理论,开启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指导。第二部分从理论渊源、文化传统、国际借鉴和现实基础四个方面分析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历史背景。第三部分系统论述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对我党农业发展思想的新发展。在内容的论述上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概括出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四个主要方面: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农业思想。农业是发展的根本,农业和工业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搞活经济要从农业入手,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同步发展,这些颇具特色的以农为本、以工促农的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是对我党城乡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农业发展相关的人口、环境、科教、制度等方面,深刻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容、现实途径。第三,科教兴农思想。依靠科技、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发展农业的论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第四,农业综合开发思想。重视粮食问题,搞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邓小平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第四部分论述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推进和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迁,人们对教育关注焦点逐渐从“教”转移到“学”。学习研究业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焦点。“学习即劳动”的观点,是从教育经济学的视野来分析学习与劳动两个概
二十世纪是西方叙事文学理论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系统化的小说叙事学理论。福斯特著名的人物二分法理论也是在这个时期提出并得到众多学者认可的。但随着文学
创立于1987年的国美电器集团,近年来一直在迅速扩张。2006年,国美集团以869.3亿元的销售额位列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首位。一方面,国美成为众多家电制造商在中国的最大经销商;另
高校的英文网页简介已发展成为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但其在对外宣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英汉高校简介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本文从
德彪西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打破传统音乐的惯用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技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从而揭开了近现代音乐运动的序幕。本文从他第一部有
在“文革”结束之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业已十分突出的“平均主义”倾向,邓小平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胆略和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理性思考与认识,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邓小平理论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
<正>一、对新课标"几何概型"教学分析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新课标对几何概型的教学要求:了解几何概型的特点,会进行几何概
目的基于多重PCR和反向斑点杂交原理,建立快速检测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和耐药性的膜芯片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HBV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膜芯片,用PCR-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带有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愈来愈多,在所有的转换结构中,尤以梁式转换层应用最为广泛。随着转换梁上部及下部结构形式多样,使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