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服务端框架技术的研究与实例分析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客户端数量呈现出指数式增长,这就对服务端程序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并发、低延迟的服务端框架技术是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服务端程序要尽可能使数据在本端处理时间短,以便能及时空出CPU资源去处理后续请求,以解决因请求在队列上堆积造成服务端程序吞吐量急剧降低,甚至宕机问题。为了提升开发效率,在事件驱动机制Reactor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高性能的服务端开发框架如ACE、Boost.Asio、libevent、libev等,但在吞吐量、响应时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对此本文从通信协议、多路复用机制以及Reactor模式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前服务端框架技术的性能瓶颈,对缓冲区、线程池进行了优化工作,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优化了日志处理逻辑,最终提升了服务端框架的吞吐量,降低了响应时间。并将该框架应用在了智慧校园系统的开发中。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如下:(1)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传输技术和多路复用技术,包括Reactor模式的优势、Reactor线程池的设计思想。接着介绍了基于Reactor模式设计的传统服务端框架技术,并对其迭代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对比分析了各个阶段服务端框架技术的特性,最后引出了当前服务端框架技术在吞吐量、响应时间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的观点。(2)在Reactor设计模式的基础上,对整体服务端框架展开了设计工作,包括框架的核心类设计、线程池设计、缓冲区结构设计以及日志结构设计。其中重新设计了缓冲区,提升了数据读入和写出的效率;优化了线程池结构,提升了任务队列处理效率;设计了双缓冲日志结构,提升了日志读写效率。最终实现了一套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服务端开发框架,并对该框架进行了吞吐量测试。(3)在本文已设计的服务端框架基础上,开发实现了智慧校园系统,该系统主要与校园智能门锁产生交互,并向WEB端提供数据管理接口。在实现过程中,首先,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然后根据需求设计了一套自定义通信协议,服务端程序中所有与校园智能门锁终端的交互过程均遵循该套协议。最后,实现了该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并且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以及压力测试。
其他文献
分解·开掘·鉴别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中学梅广存何咸钧供料作文中,对于给定的材料而言,如何迅速而又准确地进行多角度立意呢?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
目的观察-硫辛酸(AL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94例糖尿病(DM)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予ALA治疗,对照组予葛根素治疗,比较两组疗
北宋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之间的陆路通道,是全国最重要的一条交通路线,是连结通往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的交通纽带,对开封和洛阳成为国都和陪都,起了重大作用。北宋政府为加
在清代文学最近二十年研究的积累以及清代文学文献大量整理出版的背景下,蒋寅先生的《清代诗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下简称“蒋着”)的出版,是期待之中的着
《宋书·张畅传》载,文帝时宋魏议和互赠礼物,太尉以北土寒乡,皮绮褶脱是所须,今致魏主。
李商隐《重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梦雨”一词,清冯浩《玉溪生诗详注》未注,近人叶葱奇《疏注》、刘学锴等《集解》,则皆以为用《高唐赋》语。按“
唐宋人物所处时代有异,轶事的记载中面貌有所不同。唐人承前代志怪余风,又受传奇体的影响,记载中多真真假假的情况,宋代作者则以亲身见闻为主,很少羼入道听途说。唐人重国史,而国史
回顾中华文化交流史,汉唐王朝无疑是最富有声色的篇章,它以发达文明和强盛国力为基础,以“有容乃大”的汉唐气魄为内在资质,打破上古中国文化相对封闭状态,展开大规模的文化输入和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省工商银行在认真总结过去好的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用好信贷杠杆,提供优良服务,努力为国营大中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E-cadhe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10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28例、浆液性腺癌72例中E-cad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