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c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叙事作为生活叙事的一种延续,是对生活叙事的“典型化”。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线性时间之中,时间性是叙事的必然本性。个人生活的线性化相互交织形成复杂、无限多重的社会叙事,只不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叙事并不能直接为艺术所用。社会生活的容量无限,但艺术叙事的容量却极为有限。另外,生活叙事的杂乱无序,很难让人去理解、把握,更遑论审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此时得以体现,对生活叙事的筛选、提炼、典型化、想象乃至幻想,使艺术叙事产生了重要审美价值。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于文学和戏剧之后。受前辈艺术影响,在电影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始终存在,如严格按照时间和因果逻辑推进情节的线性叙事,因福斯特提出扁平人物进而引发探讨的扁平叙事,由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而推演出的复调叙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银幕的复合叙事等。近些年,学者们又根据故事对时间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单线线性叙事、复线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反线性叙事等,在非线性叙事中又细化出若干类型,如网状叙事、环形叙事、多段叙事、数据库叙事等。这些叙事方式的界定各不相同,没有明确分类。出于对电影叙事问题研究一致性考虑,本文将这些叙事分别归纳为单叙事、双叙事和多叙事。单叙事是具有单线叙事倾向的叙事模式,包括线性叙事;双叙事从属于多叙事,但因为其在多叙事中比重较大,因此单独列出讨论,包括双线索叙事、两段式叙事以及双视角叙事;多叙事则囊括了非线性叙事中三条或三条线索以上的叙事模式和反线性叙事模式。电影诞生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时间,在初创阶段,电影单纯地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当镜头单纯的记录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时,一些电影创作者尝试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取材,于是改编成为连接电影与前辈艺术的纽带。电影改编依附于文学作品,是将人物、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其他保留因素,以声画组合的方式在影像媒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改编不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直译”,在由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时,需要关注到由于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媒介属性的差异而给予读者和观众自我建构空间的不同。不可否认,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携有迷人的艺术基因。从单个镜头下的片段纪录,到无意中出现的剪辑,再到经由剪辑呈现在银幕上的长片,电影叙事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多变,让人充满探索欲。在电影叙事的发展中,最先出现且至今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是单叙事,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单叙事并非绝对的单一叙事或线性叙事,而是一种单叙事倾向。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倾向,电影内容的主导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的发展,电影的物理叙事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对于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探索。双叙事倾向电影比单叙事倾向电影复杂,使得观众从接受相对单纯的叙事倾向作品提升到可以应对和欣赏情节相对复杂的双叙事电影的高度。在电影自身的发展中,电影创作者既需要把故事讲述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把故事讲述丰满。在信息纵横交错传播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五十多年前所提出的预言式观点的正确: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状的、立体的,因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信道的多元使得受众眼中的世界变得饱满起来,电影叙事手法随之悄然改变。然而无论是单叙事倾向故事,还是多重线索故事,都无法单独负起电影的多样审美任务。在单叙事中强化人物和叙事节奏,在多重叙事中建构主题、展现心理及情感的复杂性,这本身即是电影叙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单叙事相对清晰、稳定的情节结构倾向不同,双叙事与多叙事倾向电影在电影实践中充当了“破冰船”,用一次又一次的电影实验摸索电影叙事的边界,不断扩大电影叙事的空间,变文字叙事之不可能为镜头叙事之可能。但是,在多叙事的电影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叙事的“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叙事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多叙事的“边界”,那么极易造成电影叙事的困难,甚至形成电影审美灾难。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娱乐消遣永远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求,从这一级需求来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是模糊的。从较高一级来看观众对电影的喜爱,则是更高的精神需求——艺术美感享受。在自我实现的审美需要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由于欣赏主体先在感知结构的不同而逐渐清晰明确。采用了多叙事模式、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在推动电影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探索往往意味着高淘汰率。电影中表现性叙事与纪实性叙事的比重、影片包含的隐喻性符号与导演风格化倾向的体现,往往会帮助电影创作者在单叙事、双叙事或多叙事模式中做出相应选择。根据创作目的、作品主题与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将赋予电影作品更多内涵和价值。对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模式的探究,实则是对不同电影叙事模式阈值的探究,它既是电影审美与接受的“安全范围”,也意味着叙事破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电影有类型之分,有叙事方式之分,有逻辑是否自洽之分,有能否引发共鸣唤起思考之分,但或许永远不会、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评价之分。无论选择单叙事、双叙事还是多叙事模式,在电影故事吸引人的前提下去探索叙事边界,让观众持续保持期待,或许更有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几类具阻尼项和源项的非线性波方程展开定性研究.分析了耗散项(强阻尼项或弱阻尼项)和源项(幂函数源项、对数源项、变指数源项)相互作用的机械行为对方程解的爆破性、整体存在性以及渐近稳定性的影响.具体地,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还叙述了本文使用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创新点.最后给出了必要的预备知识.第二章,致力于研究下述具有耗散项和幂函数源项的波方
本文研究具一般对流项的单/双耦合退化抛物系统的零可控性.我们考虑了具一般对流项的单耦合退化抛物系统的零可控性,并研究了具一般对流项的双耦合线性退化抛物系统的零可控性,在这些耦合抛物系统中,方程组在边界退化,对流项不受扩散项控制.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具一般对流项的单耦合退化抛物系统,并证明了单耦合系统是零可控的.在我们研究的单耦合抛物系统中,方程组在边界退化,而对流项是不受扩散项控制的.如
近年来,多元时间序列引起了众多统计学者的关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时间序列,例如在经济中需要研究不同地区月度失业率的变化关系;在气象预报分析时需要同时考虑该地区的雨量、气温和气压等记录资料.与一元时间序列不同,多元时间序列的相依性不仅包括每个边际序列的序列相依性,也包括不同分量之间的交叉相依性,应用向量含有的信息可以提高分量的预测准确度.另一方面,许多金融时间序列具有条件异方差性,已有
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型零维发光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化学惰性等特点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药物运输、催化、电化学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将碳点与其它功能材料结合,可以综合两者的性能优势并弥补单个材料的缺点,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使复合材料具有增强的光/电性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
本文研究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的几类自由边界问题,考虑了两类流体流动模型,包括亚音速喷流模型和亚音速-音速管道流模型.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亚音速喷流问题.这是一个在音速位置发生退化的拟线性椭圆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在自由边界与固定边界交界处,解的正则性较弱.通过椭圆方程理论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们考虑相应的正则化方程的固定边界问题,得到该问题的适定性结果.接下来,由于区域的无界性以及问题在流线上满足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了 Hom-预李代数及其上同调理论.作为Hom-预李代数的上同调理论的应用,我们研究了 Hom-预李代数的形变理论,扩张理论和Hom-预李双代数.首先,我们定义了 Hom-预李代数的表示,并且给出了 Hom-预李代数的上同调.我们定义了 Hom-预李代数的线性形变,它是由Hom-预李代数的相对于正则表示的二阶同调群所刻画.我们定义了 Hom-预李代数的Nijenhuis算子,
本论文主要针对多时变时滞离散BAM(Bidirectional Associative Memory)神经网络(即,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给出了全局指数稳定性判据以及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针对多时变时滞离散Cohen-Grossberg型BAM神经网络的状态反馈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易于实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具体如下:首先,简述了神经网络以及时滞神经网络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时滞BAM神经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对汽车轻量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车身轻量化研究也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多材料混合车身结构是实现汽车轻量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易于成型和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势,近年来受到汽车制造业的青睐。连接技术是多材料车身结构工程应用的关键问题,自冲铆作为一种新轻型薄板材料机械连接技术,在连接异种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方面具有优势,在车身制造
物种共存取决于生物自身属性及生境异质性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效应,本研究基于较大空间尺度(21°~35° N)的野外调查,比较了水生型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其本土共存种双穗雀稗在形态及化学计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二者属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盖度和重要值显著大于双穗雀稗(34.3%、104.0%),而双穗雀稗高度显著大于空心莲子草(13.8%)。空心莲子草TN、N:P显著高于双穗
埃塞俄比亚经常受到来自邻国的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直接的政治干涉的威胁,这些威胁破坏了国家的和平稳定,削弱了共存和容忍的文化传统,并进一步侵蚀了对宗教的传统敬畏,加剧了宗教冲突,人们的认同冲突也在其中酝酿发酵,许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国家遭受巨大损失。政府经常表示,这些问题不仅是国内的问题,也和其他国家息息相关。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上述关切和埃及、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有关,并可以从这三个国家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