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略巴谷的狄奥尼修斯的否定神学研究——类比与象征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基督教发展到亚略巴谷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theAreopagite)所处的时代(公元五世纪~六世纪),依然受制于希腊哲学(尤其是中期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在狄氏之前,奥利金(Origen)曾试图将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结合起来,但是奥利金遗留的思想中的一些内容在六世纪遇到了危机。相比之于前者,狄氏在面对基督教神学与新柏拉图主义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显得更为周圆遍至、缜密细腻。可以说,狄氏的神学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第一个智力高峰——他的语言看似是落入了新柏拉图主义的语言窠臼,实则忠实的表达了基督教神学中的内涵。同时,狄氏还是基督教神学中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为基督教神学建立了全新的语言风格,这其中包括了阶层(Hierarchy)、仪式(Theurgy),以及“超-”的语法,而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否定神学”(Apohatic Theology)一词,同时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本文旨在将“否定神学”一词放入到狄氏的整体神学思想之中来进行考察,并将借助两个核心概念——“类比”与“象征”,将“肯定神学”(Cataphatic Theology)与“否定神学”并置对比,从而得出狄氏的“否定神学”之中的独特内涵。   首先,本文的绪论部分将从狄氏所借助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中离析出一对概念:溢出与回归(Procession and Return),并将之对比于基督教神学思想中的“创造与拯救”的固有信仰维度。并通过解析这两对概念之间的相应之处,进一步得出“类比与象征”这一对核心概念,再将之作为肯定神学与否定神学的主题——溢出的类比与拯救的象征。   其次将会按照狄氏所给出的世界图示,从“溢出”的顶点出发——基督教的上帝概念开始陈述。狄氏巧妙地改造了新柏拉图主义中的“太一”,并将之用于基督教的上帝,准确表达出了那种看似矛盾的“超越性与临在性”的品质。并通过对“上帝之名”的分析,得出上帝与被造物之间的“形象”上的联系,以及上帝的固有自身形象(三位一体)。   接下来再开始对狄氏创新的“阶层”一词的研究。我在这一部分会将“阶层”一词理解为基督教神学中的“形象”,并将应用这一观点,同时按照狄氏的溢出说,指出两种阶层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同时说明这两者都是源于同样的一位上帝。   再接下来,则是解析基督教神学中的“道成肉身”是如何反应在基督教的教会论上的。我在此将说明“道成肉身”是一个“象征”,是教会组织和礼仪的源泉。并通过“拟人论”的方式说明,基督教神学中的拯救是体现在教会之中的。   在最后对部分,我将会通过上帝对世界的拯救的一个整体性阐释,来说明拯救是如何与“否定神学”联系在一起的。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王弼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虽然他专门论述艺术与美的言论较少,鲜有原创性的美学观点,但他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具有原发性思想的大家,且王弼处于历史发展的节点,因此其
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在LiFePO4的Li位、Fe位和Fe/Li位共掺杂金属原子对材料的电性能和局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Li位掺杂(Li0.75Na0.25)FePO4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掀起了维新高潮,其拯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虽然因种种原因最终失败了,但他利用中国传统公羊“三世说”理论,融和
Twinning and detwinning are the important deformation modes in magnesium alloys during cyclic loading at room temperature. To analyze these two deformation mech
2008年12月4日上午,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无锡市教育局局长陆卫东等陪同下,视察了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沈健一行在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钱建蓉、
研究复合添加稀土元素Yb和过渡元素Zr,Cr对Al-Zn-Mg-Cu超高强合金组织、强韧性和局部腐蚀(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Zr和复合添加Cr,Yb的合金均发生
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关注和呵护是人类历电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一种有自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类是不会仅仅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到满足的,他会不停地寻找着对自我有限性的突破和对
采用溶胶凝胶及后退火工艺制备云母基底的二氧化钒薄膜,采用XRD、SEM、FTIR及色差研究薄膜的性能.FTIR结果表明:在金属-半导体相变过程中,薄膜在红外光区的透过率变化为77%;变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lography of phases in the Cu-0.12% Zr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