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91-2019年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为样本,对项目的类别、所属系统、项目承担单位所属省市区等基本数据进行统计,从宏观角度了解学科发展情况,从数量上发现学科立项项目变化。在此基础上,从项目选题指涉学科方向、项目研究落点、项目节点划分及研究单位分布、项目来源、学科交叉性及项目知识分类分析六个维度对立项项目进行进一步质化研究,意在从内容上进行新探索,发现新闻学与传播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总体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类立项数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在20余个学科门类中占比逐年增大;从立项选题指涉学科方向看,传播学、新闻学仍为学科研究的两大支柱方向,有关新媒体与网络的研究于2010年后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从项目研究内容的学科交叉性看,跨学科、跨领域占比逐年增多,但仍以新闻传播学领域知识为主要研究内容;从项目研究对象看,实务研究数量最大,超过理论与史学研究,形成项目研究应用型多于理论等基础性研究的局面,且项目研究领域国内多于国外;通过对项目来源分析,项目来源多元,但重要驱动力量来源于基于学科自身理论知识的研究及实践;将国家社科基金新闻传播学类立项项目按照国家政策提出的时间将1991-2019年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发现,各个阶段呈现出主题突出但整体持续性较差的特点,就国家政策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的主体中,形成了以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为首的南方高校成为主力,超过了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等新闻传播学学科实力较强的北方院校;借助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将立项项目分类后发现,项目选题的编写更青睐于陈述性知识的表达,陈述性知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通过对陈述性知识选题抽样发现其呈现出就学科自身知识进行讨论且有明确的知识体现、有明显的描述性、介绍性词汇等共性,程序性知识选题则分为了题目直接给予对策和方法的显性程序性知识,以及以“预警”等为代表的隐性类程序性知识,为学科建设发展以及研究者题目拟定提供借鉴,也为信息管理者提供管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