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冬季盐碱土壤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及抗油菜菌核病菌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集了河西走廊3种土壤生态类型的10个盐碱程度不同的样点土壤,对土壤放线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土壤性质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究盐碱土壤放线菌分布与土壤理化因子及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进行了优势放线菌的盐碱耐受实验,并探讨了放线菌对油菜结核病的抑制作用。在10个样点土壤中共分离到放线菌8各属,其中链霉菌属是放线菌的主要组成,拟诺卡氏菌和诺卡氏菌是仅次于链霉菌的重要放线菌,是非链霉菌放线菌的重要组成。在农田土中,放线菌菌种形态型的多样性和数量几乎全部集中在链霉菌属;次生盐碱土和原生盐碱土放线菌菌种的多样性和数量虽也主要存在于链霉菌属,但在其它各属也有体现,尤其是在拟诺卡氏菌属和诺卡氏菌属。无论是优势菌种的多样性还是数量,链霉菌所占放线菌的比重,农田土>次生盐碱土>原生盐碱土。分离到的链霉菌包括11个类群,白孢类群、黄色类群、球孢类群、金色类群在土样中分布较广泛,白孢类群是最主要的链霉菌。对每个土样中在最高稀释度上分离的放线菌最优势菌种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农田土Ⅹ号土样中两个菌株Ⅹ23-5-2(KC898851)、Ⅹ23-5-4(KC898849)是链霉菌属的未被记录种,另有9个链霉菌和1个拟诺卡氏菌疑是未被记录种。对3种类型盐碱土壤的理化因子与放线菌及其主要类群的数量和优势菌种多样性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关系最密切的是链霉菌数量;在众多土壤因子中, pH对土壤放线菌及其主要类群(链霉菌属、拟诺卡氏菌属、诺卡氏菌属,非链霉菌)的综合影响力最大。随着pH、电导率、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上升,土壤酶活性的下降,链霉菌的数量以及菌种形态型多样性在放线菌中所占的比重会下降,拟诺卡氏菌和诺卡氏菌等非链霉菌属放线菌所占的比重会上升。在本次试验分离出的最具数量优势的47株放线菌中,仅Ⅰ8-5-2、Ⅱ8-4-4和Ⅹ8-5-1不能耐受5%的NaCl浓度,其它所有被测菌能够耐受5%的NaCl浓度,所有被测菌不能耐受10%的NaCl浓度;但所有被测菌对碱性的耐受力都很强,都能在pH值9.0生长,大多数能耐受pH10甚至pH11。将分离出的链霉菌用于油菜菌核病菌的拮抗研究,拮抗试验发现2个链霉菌菌株对油菜菌核病有拮抗作用,编号Ⅳ22-3-3和Ⅳ22-3-12。与油菜菌核病进行对峙培养结果发现,Ⅳ22-3-3和Ⅳ22-3-12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和0.9cm;离体叶菌丝接种试验表明,Ⅳ22-3-3和Ⅳ22-3-12对油菜菌核病菌的防治效果分别达63.5%和49.1%;Ⅳ22-3-12能在油菜菌核上定殖并寄生分解菌核,同对照相比菌核萌发率下降18.2%;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表明,Ⅳ22-3-3为产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drogenans),Ⅳ22-3-12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对河西走廊盐碱土壤放线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不同生态土壤类型以及不同盐碱程度中放线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为今后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该地区放线菌资源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在印染工业以及医药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氯化亚铜和铜粉或二价铜离子和金属还原剂(如Sn2+、Fe2+等)复合型催化剂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是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一株模式菌株,具有普遍认可的生物安全性,多年来作为研究材料被用于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细菌的重金属耐受性、细菌与植物互作以及细菌生物被膜和游动性调控等。作为细菌的一种生存策略,形成生物被膜能有效提高细菌的物质分解能力和抗逆能力,使细菌对多变的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此研究细菌生物被膜的调控模式对于理解细菌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p)pp Gpp是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管往后再过多少代,也不管由什么人来编写,他都没法儿不承认,20世纪的后二十几年,中国人创造了让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他也没法儿不承认,这辉煌业绩的取得,源于一次重要
马坑式铁矿分布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盆地内,是福建省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而备受关注,控制铁多金属矿集中形成的关键地质因素尚不明确。为了揭示马坑式铁矿的成矿机制,作者在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勘查区找矿理论与方法(叶天竺等,2014),探讨马坑式铁矿矿床成因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不同的大地构造域在成矿作用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各大地构造域内部所产出金属矿床种类的不同(de Wit and Thiart,2005)。成矿省反映了地壳的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其证据表现为
中央对“三讲”教育作出部署以来,全国的“三讲”教育按照自上而下、分级分批的原则,正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根据中央的要求,全国省部级单位的“三讲”教育共分两批
大倪庄矿床是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近年来新发现的小型规模的铜矿床,位于庐枞火山-构造洼地中心矾母山地区,巴家滩岩体西侧,向西距罗河铁矿2.5km。是庐枞盆地内部发现的新的
微反应器,即微通道反应器,是一种借助于特殊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具有微米级别流体通道的微型反应器。与传统反应器相比,微反应器由于其内部的微结构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表现出更好的
R型聚类分析可以揭示岩体与岩体、期次与期次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郑济林,1987)。宁芜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盆地内发育有一系列与白垩纪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