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枞盆地大倪庄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来源 :矿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倪庄矿床是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近年来新发现的小型规模的铜矿床,位于庐枞火山-构造洼地中心矾母山地区,巴家滩岩体西侧,向西距罗河铁矿2.5km。是庐枞盆地内部发现的新的铜矿化类 The large Ni-Zhuang deposit is a small-scale copper deposit newly discovered by Anhu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Bureau 327 geological team in recent years. It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Mulumuhan in the center of Luzong volcano-tectonic depression, west of Bajiatan rock mass, Mine 2.5km. It is a new copper mineralization discovered in Luzong basin
其他文献
前人对湖南省茶陵锡田锡多金属矿田已深入开展过岩石学、成岩成矿年代、花岗岩与矿化关系、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型等研究,但至今尚未能在区内发现令人满意的规模型钨锡
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在印染工业以及医药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氯化亚铜和铜粉或二价铜离子和金属还原剂(如Sn2+、Fe2+等)复合型催化剂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是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一株模式菌株,具有普遍认可的生物安全性,多年来作为研究材料被用于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细菌的重金属耐受性、细菌与植物互作以及细菌生物被膜和游动性调控等。作为细菌的一种生存策略,形成生物被膜能有效提高细菌的物质分解能力和抗逆能力,使细菌对多变的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此研究细菌生物被膜的调控模式对于理解细菌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p)pp Gpp是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管往后再过多少代,也不管由什么人来编写,他都没法儿不承认,20世纪的后二十几年,中国人创造了让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他也没法儿不承认,这辉煌业绩的取得,源于一次重要
马坑式铁矿分布于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盆地内,是福建省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而备受关注,控制铁多金属矿集中形成的关键地质因素尚不明确。为了揭示马坑式铁矿的成矿机制,作者在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勘查区找矿理论与方法(叶天竺等,2014),探讨马坑式铁矿矿床成因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不同的大地构造域在成矿作用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各大地构造域内部所产出金属矿床种类的不同(de Wit and Thiart,2005)。成矿省反映了地壳的区域地球化学不均一性,其证据表现为
中央对“三讲”教育作出部署以来,全国的“三讲”教育按照自上而下、分级分批的原则,正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根据中央的要求,全国省部级单位的“三讲”教育共分两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