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银行绩效管理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金融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内市场环境较差,与国外优秀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指标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国内金融领域逐步走向开放,各家银行机构扩张明显,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就尤为重要。绩效管理这一管理工具已经被许多企业进行了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绩效管理己经成为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核心部分。  本文学习回顾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并结合A银行目前管理的实际情况,对A银行的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改进了A银行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 A银行在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四个环节的全流程、循环式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全过程、可量化的考核制度和体系,基本实现了“按人、按季、连续考核,且突出业绩考核”的要求。A银行对二级分支行、本部部门及助理级以上人员的绩效管理是比较科学、系统的,但是,并未在全行系统地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未覆盖了全部机构和人员。通过研究分析,A银行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绩效指标设计还不太科学、人人都参与的文化氛围也没有形成、业务数据系统的支持也相对落后、绩效辅导的成效难以测量等。为此,对A银行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针对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就优化体系从指标内容上的简化整合、强化对副职的管理、加大部门考核结果运用、目标薪酬分类调增、完善中后台KTI考核评价办法等方面作出重点论述。  根据本文写作中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A银行实际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本论文的研究对推动商业银行员工绩效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随着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我国的银行业出现了媒介作用趋于萎缩,利润
绩效管理是所有组织都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必须思考‘绩效’为何物?”。随着绩效管理在各个组织中的应用,
证券动态投资组合理论是当今证券投资理论领域研究的前沿。自R。C>Merton(1969)以来,证券动态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均是围绕基于消费的动态投资组合问题而展开的。对于不含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