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东晋最有名的诗人,陶渊明为后世文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众所周知,陶渊明先生是开创田园诗风的第一人,他的作品中多的是对田园生活的描写与感悟。传统的陶渊明研究,往往强调在山水诗盛行的时代,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特殊性,然而当我们反复阅读陶诗,便可以发现,陶渊明免不了受当时时代风潮的影响,其诗歌中并不乏对山水景观的刻画。本文以陶渊明诗歌为文本对象,重点探讨其诗歌中涉及到山水情怀的部分,从而挖掘出,除了“田园”外,“山水”实际上是陶渊明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情结。绪论:主要探讨“山水情怀”一词,概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谈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写作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山水情怀形成的原因。包括陶渊明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对时代风尚的追随以及他走向山水的契机三个部分。第二章:主要将陶渊明的诗歌中表现诗人山水情怀,描绘山水景物的诗句一一析出,并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莽苍的自然山水景观。这一类景观通常是诗人作品中纯粹地描绘不经人工的渲染的自然山水,显示山水的原始风貌。另一类为僻静的田园景观。这一类景观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写诗人所见到的田间地头的客观景物。第三章:主要探讨分析诗人对山水情态的透彻领悟。本章从陶渊明居于山水的生活之趣、寓于山水的性格之美、托于山水的生命之归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第四章:专门将陶诗中析出的山水成分与同时代的“山水诗祖”谢灵运的诗歌相比较,着意寻找其相通之处。只有和谢灵运的山水描写比较时,才能看出陶诗中山水情怀的全部意蕴。余论:主要论述陶渊明对唐代山水诗的影响问题,特别是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对陶渊明的一种接受的分析。这一部分是对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的一种纵向的分析,亦是不可或缺的。总之,本课题主要集中在对陶诗的山水情怀方面的研究,证实除了“田园”外,“山水”实际上是陶渊明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情结。
其他文献
从技能和安全培训的角度出发,将电网物理特点和虚拟现实相结合,设计了电力安全作业仿真培训系统,介绍了系统包含的基于模型参数数据库的三维建模技术、基于电气连接特性的虚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以全民健身路径布设的现状以及自然、社会要素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和地理综合分析方法,以石家庄为例对全民健身路径布设与人口分布、行政区划、市民活动空间类型之间的关系进
以湛江市农民工为调研对象,通过"湛江市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意愿及障碍情况"问卷数据,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及障碍。结果显示:湛江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粉彩花鸟画自清代以来即朝着没骨花鸟画的方向发展,刘雨岑开创的“水点桃花”技法实现了真正的没骨花鸟画境界,别具一格的运用色与水形成鲜明的审美特色,促进了粉彩瓷的日用化与
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偏"社会性"目的、重"输入性"过程和过于关注"输出性"的结果等方面的工具性僭越。然而,作为面向职业人的职业教育,要对接职业人的"生存性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带动山西省汽车产业集聚,加速全省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解决我省煤炭产能过剩问题,使卖煤转化为卖电,有效解决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
以中粒小麦 4 185为对照品种 ,研究了不同大粒小麦品系在灌浆至成熟期间的光合性能、灌浆强度及最终的产量 .结果表明 ,大粒小麦的叶面积大 ,光合速率高 ,灌浆强度高 ,千粒重
<正> 德意志帝国自1871年建立后,其势力日益强大,令欧洲列强生畏。一时间,它的一举一动成为欧洲各强国注目的焦点。人们惧怕帝国的过份强大会破坏欧洲的力量均衡,因而它稍有
在学习型社会里,学习已经被赋予了全新内容,提升学习力已经成为今天大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文章以彼得.圣吉教授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