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肝癌鸡胚尿囊膜移植瘤及其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毛萼乙素抑制人正常及肝癌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人肝癌鸡胚移植瘤及其血管生成模型,探讨建立模型所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为肝癌移植瘤及其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简便实用的研究方法。 方法:在8日龄鸡胚尿囊膜上接种8个不同密度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探索肝癌移植瘤生成及血管生成最佳接种细胞数;将理想的细胞密度接种到8日龄鸡胚上,观察人肝癌鸡胚尿囊膜后移植瘤及血管生成启动、高峰、衰退的时间及规律。 结果: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接种于鸡胚尿囊膜上后,随着接种数目的增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逐渐增强(P<0.05)。能引发移植瘤及血管生成的理想细胞密度分别为4×10~6/egg(P<0.05)和6×10~6/egg(P<0.05);能使血管生成及移植瘤形成达高峰的密度是1×10~7/egg(P<0.05)。最适宜的接种肝癌细胞数为6×10~6~1×10~7/egg。血管反应及移植瘤生长均在2~3天开始出现。血管生成在第3~4天时增长较快(P<0.05),第5天时达到生长高峰(P<0.01);而移植瘤的生长在第4~6天时增长较快(P<0.05),第7天达到生长高峰(P<0.01)后衰退。 结论:应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接种于鸡胚尿囊膜建立肝癌移植瘤及血管生成模型,最适宜的接种细胞数为6×10~6~1×10~7/egg;观察血管生成的理想时间为接种后5天;观察移植瘤生长的最佳时间为接种后6~7天;同时观察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效应的理想时间为接种后6天。本模型具有易于复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研究肝癌较好的活体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肝癌的生物学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survivin、IL-6、MMP-9和Ezrin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寻求宫颈癌可能的肿瘤标记物;并通过原位杂交手段检测宫颈不同病变中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基因腺病毒转染未成熟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免疫受体小鼠,通过小鼠肝移植模型,观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18和IL-1β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对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18和IL-1β检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6例
随着通信产品的发展,PCB的复杂度集成度不断提高,对PCB板材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密孔间距的树脂微裂纹问题、尺寸稳定性、抗变形能力、稳定的Dk/Df、铜皮粗糙度、
小说阅读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遵循新课标的精神,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需要出发,思考和改革小说教学。教师要改变单向讲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
随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确立,要求培养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想到达到这一教学要求,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革新,创意美术教学模
提出一种新的管网阻力系数辨识方法,利用管网中少量节点处的压力或流量测量值对所有管段内壁粗糙度进行有效辨识,达到获得管段阻力系数的目的.该方法的辨识模型不仅能灵活利
目的:探讨Hsp90和RLM1中CAⅠ序列在白念珠菌表型转换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1)在不同 Dox 浓度(0、40、100、150μg/mL)的 lee’s glucose和lee’s GlcNAc培养基中,分别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