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着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更加突出。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经济上地区差异的扩大却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趋势。这种差距,已开始成为资源配置合理性的严重障碍,进而妨碍提高国家的全局经济效率、福利水平,从长远角度分析,对我国的长治久安也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两会”期间所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将在长期发展中成为我国首要任务之一。然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在发展科教水平、提升技术效率上更加进取,在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组织结构上更加用心,在提高管理水平更加苛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高度重视,因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全要素生产率已逐步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的主要标志,而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总量经济生产绩效指标,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出各个经济体经济成长的总体状况,同时也可以直接反映出各地区经济的总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为分析地区差距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基于这种背景,本文提出以“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为主题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在此基础上,以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为出发点,突出全要素生产率在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采用一定时间序列的经济面板对区域内各经济决策单元的生产率进行测定,通过数据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实用性,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描述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安徽省内区域的特征分析。最后通过测算结果分析具体的省域内各区域、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从横向的角度分析比较在各个年度里安徽省的TFP变化情况以及Malmquist的指数构成,然后从纵向的角度分析比较各个地市的TFP的变化情况以及Malmquist指数构成。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在提高技术进步率、提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方面给出具体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政府必须要充分行使职权,通过对于各地市发展规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手段来实现宏观的调控,从而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使地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