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田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稻轮作系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集约化农区重要的作物种植体系,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这种轮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量施肥、养分管理不合理和生产力呈下降的趋势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因此,在这种轮作体系下,研究建立更好地协调作物生产,养分资源利用和环境风险等矛盾的施肥模式是维持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水稻“金优207”为材料,对不施氮肥(T1)、试验区当地农民习惯氮肥用量(T2:尿素,纯N187.5kg/hm2)和在农民习惯施氮量基础上减量配施氮肥(T3:氮减少20%,30%农民习惯用化肥+20%习惯用量的有机肥+30%习惯用量的缓释肥,纯N150kg/hm2)3种施肥模式下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理特性、产量、水稻N肥农学利用率及稻田剖面养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的水稻产量有所提高,农艺学性状更优,证明在农民习惯施氮水平上减施20%和20%有机替代及30%的缓释肥的施肥模式是可行的。T3处理使水稻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30.79%,植株各生育期的株高、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与总生物量增加;单株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以及实际产量也有所提高。表明只要合理配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农民习惯氮肥用量存在一定的减施空间。三个处理下土壤剖面养分累积的趋势是: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全钾及速效钾含量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提高。T3处理中除耕层的有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较T2处理降低外,土壤其它各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较T2处理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随土层深度各异,其中有机质的增加主要集中在0~60cm土层中,氮素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中,钾素则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中,土壤中各层的磷素在两个施肥处理中无显著差异,说明T3处理这一施肥模式增加的养分主要集中在作物能吸收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对土壤培肥和作物生产更有利。
其他文献
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中向外辐射的红外光有很强的温度效应,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辐射光的光强来判定物体的温度,该方法称为辐射测温法。传统的
通过对五、九、十一年级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创造力进行测量,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创造力表现。结果表明:家境优越的学生比家境贫困的学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创造力,这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启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本论文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全球变化等大尺度时空变化过程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已远远超越以往斑块水平的生态系统研究,需要在理论、方法以及技术上有较大突破,从斑块水平生态系统研究成果拓展到景观、区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价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价值,丰富中医治疗学内容。方法:60例(2010年9月~2011年12月)病例均来自江苏省中医
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艺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本文围绕着这一时期民艺研究的主导方向,从中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能够体现本阶段民艺研究特点与趋向的理论内容进行分类、
我国海域资源辽阔,但是使用效率不高,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市场化配置资源是海域公共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国内学者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即国家明确界定产权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相对贫困标准的研究和确定,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借鉴包
檃括词是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样式,它不仅丰富了宋词的创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对于两宋檃括词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宋词全
在祖国的北方有着这样一个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兴安岭这片绿树成荫、山水交流的净土之上,这片土地是他们的生命的源泉,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这样一个具有“原生态”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