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8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效能感作为教师素质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的是教师如何认识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及自己能否在教育上取得成功的信念。它影响着教师工作动机的产生及其强度,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设定、任务情景的选择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度,最终将影响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等。因此,深入开展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涵义及意义。   第二部分运用俞国良等人(1995年)编制的《教学效能感量表》和自编的访谈提纲对夷陵区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原因探讨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夷陵区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不同性别、学历、地区的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教龄增加而上升,不同教龄的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差异极为显著;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职称的提高而上升,不同职称的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均差异显著;中学不同年级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且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均高于初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毕业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不带毕业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学不同科目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其教学效能感的高低顺序为:语数外组、物化生组、政史地组、音体美组;担任行政职务的中学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及总教学效能感均高于不担任行政职务的中学教师。   第三部分探索提高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实践策略。包括反思教学关键事件、形成积极归因风格、追寻行为的同一性等自我提升策略和积极关注教师、改革教师评价方式等外部支持策略。
其他文献
期刊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如何让学生继承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跑酷运动在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日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自进入中国以来,这项满怀激情、诠释时尚的城市运动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亲睐。跑酷者们穿梭在城市的楼宇巷道间,不仅让参与者
期刊
“云计算”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实现的、人类在处理数据方面的又一大划时代的革命,将极大提高人类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促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普及。人工智能对人类使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对自身记忆活动准确的监测不仅能正确反映对当前学习材料的掌握程度,还能为后面的控制过程提供信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时间的分配,准确的监测在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