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所引起猪的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内源性继发感染性疾病。近些年,随着全球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在猪病的发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课题对近两年从四川地区所分离的HPs菌株,进行了HPs疫苗用菌株的筛选、疫苗用菌株的生长特性和HPs二价灭活苗的研究,为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基础研究、预防和控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HPs疫苗用菌株的筛选 选择四川HPs流行优势血清型5型、13型分离株,作为HPs疫苗筛选菌株。首先,根据各分离株来源地猪的饲养管理、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等,选择4株血清5型分离株和4株血清13型分离株作为疫苗制备初步候选菌株。然后,根据小白鼠感染实验,测定各菌株的毒力与免疫原性,从中分别选出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的2株,即血清5型分离株MC-203株、GA-502株和血清13型分离株XJ-103株、MS-301株。最后,根据仔猪感染实验,最终筛选出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HPs分离株MC-203株(血清5型)和XJ-103株(血清13型)作为HPs疫苗候选菌株。 2.HPs疫苗候选株的生长特性研究 进行HPs疫苗候选株MC-203株(血清5型)和XJ-103株(血清13型)的生长特性研究。首先,筛选了HPs生长所需的固体培养基;结果,HPs在TSA上生长最好,培养18h左右就能长出。其次,优化了影响HPs生长的NAD浓度和犊牛血清浓度;结果,HPs在含有15μg/ml的NAD、5%小牛血清的TSB中生长最好。最后,测定了疫苗候选株MC-203株和XJ-103株在TSB中的生长曲线;结果,二者在培养10-14h时菌液中活菌数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3.血清5型、13型HPs二价灭活苗研究 3.1二价灭活苗制备 将MC-203株和XJ-103株于TSB中复苏,划线接种于TSA上并连续传代三次后,挑取单菌落于TSB中,置于37℃、220r/min的空气摇床中培养12h左右,收集菌液。用0.2%的甲醛分别对两种菌液灭活20h,分别用PBS洗涤并浓缩为1.0×1010个/ml,将MC-203株菌液、XJ-103株菌液和佐剂(铝胶)按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成血清5型、13型HPs二价灭活苗。灭活苗为混悬液,置于2-8℃冰箱保存。 3.2 HPs二价灭活苗检验 3.2.1无菌检验 吸取一定量的二价灭活苗放入无菌试管中,培养24h后,观察疫苗中有无细菌的生长;结果,疫苗的性状没有变化,无细菌生长。吸取少量的灭活苗均匀涂布于TSA上,培养24h后,观察培养基上有无细菌生长;结果,TSA上无细菌生长。表明,所制备的HPs二价灭活是无菌的。 3.2.2安全性检验 用已制备的灭活苗免疫14日龄哺乳仔猪和30-35日龄断奶仔猪各5头,每头猪注射2ml,同时设立未免对照组。通过观察其接种后的精神状态、呼吸和食欲等,评价所制的二价灭活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接种后所有猪的精神状态良好,呼吸、食欲正常;表明,所制备的HPs二价灭活苗免疫仔猪是安全的。 3.3 HPs二价灭活苗免疫效力研究 3.3.1免疫抗体水平测定 用制备的HPs二价灭活苗免疫14日龄哺乳仔猪测定其抗体水平,免疫5头,每头猪注射2ml,同时设立未免对照组。分别于首次免疫后第7、14、28、56、84、112、140、168、196天采血,用ELISA试剂盒检测HPs抗体。结果,免疫后第14天可检测到HPs阳性抗体;第84天HPs抗体水平达到峰值,第196天的血清中仍可以检测到HPs抗体。表明,所制备的HPs二价灭活苗免疫仔猪后能够产生较好的抗体水平。 3.3.2免疫保护效力研究 分别用制备的灭活苗、进口商品灭活苗和国产商品灭活苗免疫30-35日龄仔猪,研究HPs二价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每种灭活苗免疫5头仔猪,首免3周后二免,同时设立未免对照组。二免后2周,分别用6.8×109CFU的MC-203株(血清5型)和8.1×109CFU的XJ-103株(血清13型)经腹腔攻毒;结果,制备的HPs灭活苗免疫总保护率为80%,进口的HPs灭活苗免疫总保护率为60%,国产的HPs灭活苗免疫总保护率为60%。表明,研究的HPs二价灭活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力,并且其免疫保护效力达到或优于实验对照商品灭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