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规范约束下的山区公路矢量与DEM数据可视化融合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各种遥感数据以及地面观测数据越来越多;地学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智慧地球等技术的发展,对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有效融合提出了迫切需求。然而当前对于不同数据的融合技术大多只是简单的拼接,并不能发挥每种数据对于同一个事物以及现象的认知与表达,无法实现1+1>2的效果。以典型的空间实体山区公路为例,当前描述大范围山区公路形态的公路设计数据无法轻易获得,而通过地图数字化获得的,描述公路平面位置信息的基础地理信息单线矢量数据,与作为公路下垫面描述地形的DEM数据,其精细化融合方法缺少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撑。导致可视化方面只限于简单的叠加,显示过于简陋。如何利用描述山区公路的单线矢量线数据和高程数据两者的信息,以及公路作为空间实体本身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属性,实现山区公路与地形数据的有效融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即围绕此课题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以单线矢量数据结构表达的公路数据与栅格数据结构表示的地形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符合公路设计规范的公路纵断面线形优化为切入点,以随机性优化算法为方法,研究山区公路数据与地形数据的融合。根据山区公路的等级以及行车限速等信息,查阅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建立面向山区公路纵断面线形优化还原的数学模型,在设计规范的约束下,基于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求解该数学模型,并分析两种算法的运行特点,提出两种优化算法相结合求解问题的策略;通过融合,为单线公路矢量数据添加高程数据,并获得竖曲线、路面和边坡等公路属性的数据,以之作为公路表面三维几何模型,对公路及其沿线地形精细化表达。选取算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生成的公路纵断面、路面以及护坡等相关属性数据均满足公路设计规范;可视化效果能够模拟真实公路的形态特征,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本论文面向山区公路单线矢量数据与地形栅格数据融合并增强可视化效果的需求,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参考随机性优化算法中的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面向本研究问题的特点,设计求解数学模型的优化策略。实验表明,本论文提出的山区公路矢量数据与地形数据融合策略是可行的,为矢量栅格数据融合理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的深度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受到了空前的制约,于是,如何在危机面前处理好外贸企业的财务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外贸企业财务工作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加工中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自动换刀装置(ATC)是加工中心的重要功能部件,弧面凸轮是自动换刀装置中的关键零件,其加工制造困难。使用国产弧面凸轮的自
自由曲面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消费品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由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其加工比较困难。鉴于五轴加工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自由曲面采用五轴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目的探讨手动活检结合超声造影对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区常规超声检查后,对肿大淋巴结病变进行超声造影,并在造影灌注丰富区行超声
根据2011年-2012年南澳岛北部海域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水团变化对浮游
目的:研究足底压力分布、压力中心(COP)轨迹的形态、变化规律特点,为利用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检验鉴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运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采集青年人、
当今世界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有两大问题尤显突出,一是能源紧缺、二是环境污染严重。而对煤焦化工业产生的副产品中温煤焦油进行深加工,既是提升能源利用价值之举,又是解决以往煤焦
目的:探讨影响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复发的潜在因素,为IBS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健康保健知识、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IBS症状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等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
本文结合李嘉图比较优势、波特竞争优势等理论,构建适用于金砖国家银行业分析的综合竞争力模型。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指标对金砖国家银行部门竞争力进行测算和评估,
目的:观察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去除脊髓型颈椎病病因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坐式颈椎牵引,对128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发病症状、体征及发病部位不同进行严格掌握牵引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