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人民日报》2008年北京残奥会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与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关于北京残奥会的新闻报道。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制定内容分析指标、采集样本、录入数据,用图表的方式展现《人民日报》对北京残奥会新闻报道的总体情况。包括:报道总量、平均每日报道量、版面分布、报道体裁、报道对象与内容、图片数量等。采用对比分析法,选取三个不同对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别制定对比分析指标、采集样本、录入数据,用图表的方式展现对比结果,以期突出《人民日报》对北京残奥会新闻报道的特点。选取的比较对象分别为:《纽约时报》北京残奥会新闻报道、《人民日报》北京夏季奥运会新闻报道、《人民日报》2000年悉尼残奥会、2004年雅典残奥会新闻报道。与《纽约时报》的对比侧重报道量、报道对象与内容、图片使用等方面;与《人民日报》自身报道夏季奥运会的对比侧重平均每日报道量、版面分布特别是头版比例等方面;与《人民日报》自身报道悉尼、雅典残奥会的对比着重展现报道量、报道主体、体裁等方面八年来发生的变化趋势。在分析讨论部分,运用体育传媒修辞学理论,将对比结果加以解读。横向对比方面,通过对比不同的报道主体(《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探究东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宣传其本国价值观念、树立话语权威的言语方式与文本建构策略;通过对比不同的报道客体(北京夏季奥运会与北京残奥会),探究《人民日报》对奥运会与残奥会报道的概况与理念的异同。通过对连续三届残奥会报道的纵向对比,展示报道量、报道对象与内容的侧重以及行业语境、国家语境的变化过程。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归纳造成对比结果出现异同的影响因素。结论部分总结归纳《人民日报》对北京残奥会新闻报道的总体情况,根据内容分析的结果,北京残奥会新闻报道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效应。与三个比较对象的差异:和《纽约时报》相比存在差异及共同点;和奥运会报道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与往届残奥会相比各方面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建议部分针对进入2012年伦敦奥运会/残奥会周期的新形势,对《人民日报》新周期的残奥会报道提出建议,包括:报道工作早起步;继续秉承“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理念;着重体现“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