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位于必修一第四章,该章内容在培养学生的物质研究方法的同时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做出铺垫,为化学反应原理一册的学习铺垫核心知识点,因此在高中化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该章知识结构存在偏杂、多、繁的特点,对于抽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未完全成熟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上遇到了困难。本文通过对学生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行测查与研究,寻找出形成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提出转化困难的教学对策。首先,对高中化学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教师角度了解学生在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过程中存在的学习困难,根据结果创建学生版问卷。第二,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困难测查问卷”应用于高二年段2个班、高三年段2个班,并进行针对性的个案访谈;通过问卷答题情况深入探测学生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时存在的学习困难。第三,通过访谈及调查数据探析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借助文献资料以及一线教师的教学建议,提出相应教学对策。通过测查分析学生在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形成学习困难的成因有1.知识点繁、杂、多。2.忽视化学实验的实践3.学生“学力”出现分层三个方面,研究提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对策进行学习困难的转化。对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的教学可以使用重视衔接教学,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衔接旧知与新知降低教学“台阶”;对于实验教学可以使用一定的微型实验、虚拟情景教学,让学生融汇于实验的情境中,在化学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科思维;对于繁杂的知识使用简单便捷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整理知识点,例如利用思维导图法;对不同“学力”的学生使用不同层次作业进行培养。并在最后以氮元素模块为例展示了教学设计。对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学生存在学习困难主要原因是“教”与“学”配合不佳,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习困难问题的解决是学生充分掌握学科知识,掌握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科兴趣的根本。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探测出的“学习困难”牵引线、以提出的“教学对策”作为教学流程中的“方向标”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发展学习技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