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菲并咪唑衍生物的高效深蓝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度、低耗电、响应速度快、全彩化及可柔性化等优点,近年来备受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高性能深蓝电致发光材料在OLED的应用中尤其重要,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能量传递产生其它颜色的发光;另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全彩平板显示的能耗。因此,研究与开发符合商业化要求的深蓝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重大意义。在众多蓝光材料当中,菲并咪唑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共轭长度易控、荧光量子产率高、热稳定性良好及双极传输性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在OLED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设计与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双菲并咪唑衍生物,用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系统地研究了分子结构与其热稳定性及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它们在OLED中的应用,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设计和合成了具有适当扭曲构型和分子线性度的双菲并咪唑衍生物BBTPI。该化合物为首次报道在单晶状态下存在着“错位平行”π-π堆积,并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μh>10-3 cm2 V-1 S-1,μe>10-5 cm2 V-1 S-1)的高性能深蓝有机电致发光材料(CEmax=5.48 cd A-1, CIEx,y=(0.15,0.10))。  2.利用邻位连接和苯环扭曲的限制共轭作用,设计和合成了蓝紫光材料m-BBTPI。它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和蓝紫光发光性能,并具有双极传输特性。基于m-BBTPI的非掺杂器件色坐标为(0.16,0.06),非常接近HDTV(0.15,0.06)标准蓝色坐标,其性能是目前报道的蓝紫光材料中最高之一(CEmax=1.99 cd A-1)。  3.利用萘的空间位阻效应和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质,分别以萘和联萘为桥联基团,合成了NBTPI和2NBTPI。单载流子器件性能表明,系列三比系列一、二化合物具有更匹配的载流子传输能力。NBTPI和2NBTPI的器件效率分别高达5.43 cd A-1和3.93 cd A-1,色坐标分别为(0.15,0.11)和(0.15,0.09)。其中2NBTPI具有更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能,使其器件具有很小的效率衰减值,在1000 cd m-2亮度下EQE衰减值只有5.9%。基于NBTPI和2NBTPI器件的性能是它们相应的色坐标领域里最高之一。
其他文献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劝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它的迅猛发展始于Mikkers和Jorgenson等人的工作.十几年来,它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色
本论文采用反应共混方法,通过并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以及控制橡胶含量,研制出高性能、高温贮存稳定的聚苯乙烯(PS)改性沥青材料。通过对反
该文合成了反-2-[2-(4-甲基苯基)乙烯基]吡啶、反-2-[2-(4-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啶、反-2-[2-(3-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啶、反-2-[2-(2-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啶、反-2-[2-(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
该文详细讨论了使用催化剂量的高硅化酸性沸石分子筛选HY9,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催化knosevensgel反应的影响因素,合成了一系列Hantzsch反应中间体.该文首先实现了用酸性沸石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目前,用于各种化合物检测的仪器已经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显得至关重要。论文对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检测手段进行了概述,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了苯系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作用,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氯苯类化合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作用
在众多离子、分子检测方法中,荧光分子探针由于其选择性好、分析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开关操作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罗丹明类染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刚性平面结构较大、水溶性好、毒性小、长发射波长等优点,因此,基于罗丹明类染料的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以罗丹明为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荧光分子探针,考察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识别性能、响应机理及实际应用。1.设计并合成了罗丹明B衍生物1、2、3
该文的目的是研究聚烯烃(主要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空间电荷分布,数量及其性质和微观形态之间潜在的关系,探讨聚烯烃材料中空间电荷的抑制方法,主要的工作及其结果如下:1.实
无论是在生物技术、医疗诊断还是在食品工业领域对葡萄糖的检测都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使得血糖成为最常规检测的分析物质之一。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是目前检测葡萄糖最重要的方法,具有快速、选择性高、简便等特点。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分为酶传感器和无酶传感器,传统的酶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但酶不稳定易失活导致其稳定性不佳。最近,以金属/金属氧化物等材料为基础的无酶葡萄糖电化学生
该论文主要发展了前人创立的用电喷雾质谱分析鉴定蛋白质的标准方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创建了鉴定胶上染色斑点的标准方法,并应用于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后胶上实际斑点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