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十余年来,在完善公司治理,防范财务舞弊,提高审计质量,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改进审计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职能作用,推进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水平,是一个亟待高度重视、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阐述了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归纳总结了审计委员会规模结构、审计委员会行为、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特质三类特征,并进一步对这三类特征细分为审计委员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财务专家比例、设立年限、会议次数、主任委员年龄、主任委员性别、主任委员受教育程度以及主任委员是否拥有政府背景九项特征,丰富了审计委员会特征的内涵。本研究选取了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其履职情况的17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探讨审计委员会九项特征与审计质量关系,同时,分别探讨审计委员会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未变更情况下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改进审计委员会制度、提高审计质量水平做出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设立年限、主任委员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审计质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财务专家比例、主任委员是否拥有政府背景与审计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规模、会议次数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主任委员性别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但均不显著。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不论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审计委员会设立年限与审计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财务专家比例、主任委员是否拥有政府背景与审计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的是,当事务所变更时,财务专家比例、主任委员是否拥有政府背景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事务所未变更时相关关系显著。鉴此,笔者建议,应当从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完善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与评价机制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以改进审计委员会制度,提高审计质量,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