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零力控制与碰撞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工业机器人安全性较差,需要护栏等诸多限制条件,且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决策与智能控制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协作机器人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机器人的普及,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让机器人走入普通人生活的可能性,实现真正的人机协作。本文以协作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探索新型驱动原理,将无框直驱电机和具有一定柔性的谐波减速机进行高密度集成,研制出高功率密度比机电一体化关节,并进行关节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基于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攻克协作机器人研究中零力矩控制与碰撞检测技术难点,实现协作机器人拖动示教和碰撞检测功能。根据零力矩控制算法建立具有包含静摩擦、库伦摩擦与黏滞摩擦力在内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高机器人零力控制算法的精度,满足外力引导下的拖动示教功能。针对碰撞检测提出了两种无力矩传感器下的碰撞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功率密度比模块化关节及机器人系统设计:探索协作机器人的新构型设计方法,对机器人整体构型及六自由度配置进行优化。采用基于数值优化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多目标轻量化设计方法,对本体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设计高强度轻薄外壳。根据机器人最大负载及转速要求,对本机器人两种模块化关节的电机及谐波减速机进行转矩校验。研究新型驱动原理,将无框直驱电机与具有一定柔性的谐波减速机进行高密度集成,研制出高功率密度比机电一体化关节,并进行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的新型柔性制动机构,在简化关节结构的同时更有利于散热,为协作机器人关节结构设计提供新思路。2、新构型协作机器人正逆运动学解析法:机器人的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求解是联系机械系统与运动控制系统的关键过程。为得到六自由度轻型协作机器人逆运动学闭合解,利用解析法求解机器人的全部8组逆解。该方法能够有效确保证机器人运动学求解过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解析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根据该协作机器人的正解,采用随机概率-蒙特卡洛法得到机器人的可达操作空间。根据所设计的轻型协作机器人的构型及机器人逆解,分析该机器人的奇异位形,为运动控制过程中避奇异位置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3、基于力矩补偿的零力控制技术:通过克服机器人自身重力和摩擦力,使机器人在外力牵引下只需克服较小的惯性力即可顺应外力移动。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机器人参数辨识方法,通过低速动态平衡原理,对机器人转矩灵敏度及摩擦力参数进行准确辨识。通过分别控制相同位置下不同速度及相同速度下不同位置的方式实现黏滞摩擦与库伦摩擦力的辨识。在补偿重力矩与静摩擦力的基础上增加黏滞摩擦与库伦摩擦力的补偿值,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力矩补偿控制,使得机器人零力拖动示教更加精确,拖动过程更加顺畅。4、无力传感器下的碰撞检测算法:针对无力传感器下的碰撞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动量观测器的碰撞检测技术。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广义动量观测器,无需计算及检测加速度值,从而避免加速度信息不稳定性对碰撞检测的影响。同时在动力学模型中引入经典摩擦力模型,提高整个动态模型的精度。根据碰撞要求设定合适的阈值rth,当残差值超过阈值时则说明机器人与外界发生了碰撞。该碰撞检测算法只需测量机器人关节编码器的位置信息,可以在没有任何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的情况下进行实时检测。5、双编码器碰撞检测方法:基于机器人特殊的关节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双编码器的碰撞检测新方法。利用谐波减速机的等效柔性特征,通过双编码器的位置误差检测实现低成本检测外力碰撞,使机器人能够实现实时的碰撞检测功能。同时提出三种碰撞后反应策略,振荡模式、零力矩响应模式及被迫停止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反应策略以实现不同的碰撞检测效果。
其他文献
DSMC方法为数值求解稀薄气体动力学问题有效方法。所以本文根据该算法发展了一套计算二维微尺度流动的数值计算程序FSMM2D(Flow Simulation based on Molecule Movement, 2-D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下潜器是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无论在民用上还是在军事上都起着重要作用。水下滑翔器是为了满足对海洋资源进行探索与开发以
红外无损检测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损检测技术,可实现对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中存在的裂纹、脱粘等缺陷进行检测,具有非接触、检测面积大、速度快、在线检测等优点。但
旋转机械故障特征提取与振动源识别是故障诊断的关键内容。本文围绕旋转机械激振源引起的振动、故障信息提取与融合、子带敏感特征集设计与特征降维、振动源盲分离进行研究。
水反应金属燃料是一种新型的水下高能量密度燃料,可与海水强烈反应放热,相比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其工作时间较长、可控性能较好且比冲高,可广泛用于水面或水下推进系统,为此本文研究
为了对航空发动机进行性能分析、改进发动机的控制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潜力以及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水平,需要对发动机的系统辨识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从自适应技术的角度出发,首
为了及时响应当前全球化市场的快速变化,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产品,企业进行的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将协同设计工作模式应用到飞行器这一复
多读数头传感器相对于单个传感器在误差处理时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一般传感器在构建多读数头时会由于加工或者安装等因素使传感器引入新的误差。这就存在一个相对矛盾的问题: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发展,开发薄储层成为提高石油产量的重要途径,因而对测井仪器尤其是对感应测井仪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国内感应测井仪数字集成度低、井下信号的采集
相控阵雷达和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和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地面分系统,本文以这类地面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高功率密度大功率直流电源(以下简称航天地面电源)为研究对象,对航天地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