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突发水污染事件频发,在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对居民用水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镇江自来水公司为应对长江突发水污染事件,建设了集水质监测、原水调蓄、应急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源保障工程。它能有效延缓长江原水的进厂时间,实现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预警及应急处理,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该工程在我国尚属首例,目前国内没有针对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工程的设计规范,污染物在调蓄池内的扩散迁移规律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可直接利用,且难以用试验的方式验证。因此,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污染物从调蓄池进水口到出水口的时长,明确预警时间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手段,对于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镇江自来水公司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工程前置调蓄池,通过水环境数值模拟软件EFDC建立污染物数值模型,采用三种流量工况(4m~3/s、5m~3/s、6m~3/s)、两种污染物(亲水性、疏水性),共6种模拟方案开展了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检测仪对调蓄池9个断面进行实地检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明确各种条件下调蓄池预警时间,分析污染云团在调蓄内扩散状态,提出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研究结果如下:(1)污染云团以稳定的速率呈锥形沿着调蓄池扩散,云团中心浓度最高,两侧浓度梯度降低。随时间迁移,污染云团面积逐渐扩大,整体浓度因扩散稀释逐渐降低。(2)污染物扩散的主要驱动力是水体推流,调蓄池几何形状、流量、污染物种类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因素。流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调蓄池预警时间越短。流量4m~3/s时,污染物扩散速率约83m/h,污染物到达出水口时间约18h;流量5m~3/s时,污染物扩散速率约99m/h,污染物到达出水口时间约15h;流量6m~3/s时,污染物扩散速率约120m/h,污染物到达出水口时间约12.5h。亲水污染物因更易与水相融,扩散面积较大;疏水污染物难溶于水,云团中心浓度较高。(3)以流量5m~3/s、疏水污染物进入调蓄池6h后启动双向泵站反向排水及备用水源为应急处理方案,模拟污染物排出时间。污染云团以约100m/h的速率在第7h扩散至最远处,位于第一廊道中段。随即在双向泵房反向排水及备用水源反向推流的作用下以约60m/h的速率缓慢排出调蓄池。约14h后,污染云团基本排出调蓄池,水体得到净化。调蓄池若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方案,出水口不会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可在正常给水同时迅速有效地排出污染水体,调蓄池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