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FDI流量减少,我国FDI增速也有所下滑。此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面对不容乐观的国际投资环境与愈加严重的国内环境问题,结合现阶段中国经济的现状研究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环境规制成本以及环境规制下我国FDI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FDI的子向量距离函数定义环境规制生产技术和非环境规制生产技术,以此构造环境规制的成本效应,测度中国30个省份1999—2017年的环境规制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际FDI的变化进行分解。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历年来我国的环境规制成本始终大于1,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效果最为明显;环境规制下,中国各省份的实际FDI先加速增长后减速增长,2015年之前,第二产业对FDI的吸引力最强,2015年开始,第三产业对FDI的吸引显著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反事实检验显示导致各个时期FDI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和供给侧结构对FDI分布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一方面要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规制,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效率变革,并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引导FDI流入的结构,实现我国利用FDI从注重多数量到注重高质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