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密度开发下的眺望景观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眺望景观是城市空间辨识的参照、是城市形象展示的载体,是城市文化记忆的积淀。然而今日中国的城市眺望景观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呈现出高密度发展的趋势,城市的垂直生长对城市眺望景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目前的眺望景观规划方法难以紧跟城市高密度开发的脚步,诸如量化控制的范围模糊而协调引导的弹性又略显不足;规划追求蓝图式的完美景观,欠缺对市场经济下城市开发方式的考虑;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眺望景观规划的实施等。因此,建立适应城市高密度开发的眺望景观规划方法显得极为紧迫与必要。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眺望景观规划相关经验的比较研究,发现不足和可借鉴之处,并进一步厘清了高密度城市开发下眺望景观规划的特点与难点,为建立适应城市高密度开发的眺望景观规划方法奠定基础。其次,在方法构建方面,一是利用GIS进行视域分析和建筑高度控制面生成,界定了控制区域的边界、提升了控制数据的精度;二是采用景观视锥控制与分区控制相结合的眺望景观规划方法,在尊重高密度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方法注重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并结合武汉东西山系眺望景观的规划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施管理方面,针对二维图纸化管理欠缺时效性与灵活性的问题,探讨建立基于“数字城市”的眺望景观规划管理平台;并主张完善眺望景观规划相关的法规制度,建立景观影响评估制度,弥补纯技术手段在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不足;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促进“眺望景观作为全体市民共同资产”的公众意识的觉醒。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热工能耗成了能源浪费的主要因素,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筑界开始全面理性地
陵园,是逝者安息的家园。早在1909年就已经有了中国人自己建设和管理的现代陵园,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状况,建设的大众陵园还很少,从陵园形象上看也偏向于西方陵园的风格。
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主要的公共生活空间,目前正在经历着城市公园多元化、规模化的建设时期,“重建设轻效果,重表面轻实质”的
学位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是城市聚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但是在地下公共空间中人们辨别方位较困难,容易失去方向感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建筑文化危机。在建筑地域性实践中,出现诸如传统的复兴、立面的拼贴和符号的借用等肤浅手段,缺乏了对地域环境,文化和技术等深层次因素的思考和挖掘,产生了许
传统的城市安全研究主要是基于还原论的思想,用分解的、简化的方式看待城市的安全问题。各个学科领域不同侧重的研究没有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下,具体采取的城市安全对策很容易产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雨水是一种轻度污染的天然水资源。高校校园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更新改造是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当大多数近现代工业的代表城市进入建设高速发展期后,都面临着原有工业用地重组或迁移所造成的原工业遗产
寒地大学校前区空间作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校园形象窗口,随着校园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科技地位地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校园设计实践和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寒地大学校前区空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的百货与购物中心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体验消费成为市场竞争关注的焦点,体验式商业中心逐渐成为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