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是体现一个地区植物景观特色的重要标志。乡土植物具备其它绿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独特性状和园林应用优势,如地方特色明显、生态适应性强、栽培管理便利、节约成本等。提高城市绿化中乡土植物的种类及多样性,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营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南的城市景观面貌日新月异,乡土植物的应用比刚建省时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瓶颈。本研究对乡土植物的范畴进行了延伸拓展,本文所定义的乡土植物不仅包括海南本地区土生土长的植物,也包括那些经过长期引种栽培和驯化繁殖后高度适应海南气候环境的植物,其中有的还具备了海南的历史文化内涵或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研究选择了海南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调研,包括城市公园、居住区、星级酒店和城市道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规范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乡土植物在海南城市园林中的生长现状和配置形式等情况进行调查整理。采用AHP和FCE法等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海南城市中应用的乡土植物进行个体和群落两方面的评价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索出海南乡土植物的景观营造模式,完善了海南城市园林乡土植物景观的植物配置体系。评价和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文对乡土植物的定义下,归纳出海南城市园林中常用的乡土植物617种,包含129科,89属,将其分为特有种、本地种、归化种和栽培种四类,为今后植物选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通过走访苗圃和向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影响乡土植物推广应用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从园林工作者、景观设计师、园林建设者、苗圃生产者、科研工作者和政府的角度探索出3条建议。(3)对海南城市园林常用的617种乡土植物进行分级评价,按照综合效益评分高低分为Ⅰ、Ⅱ、Ⅲ级,其中评价为Ⅰ级的植物363种,Ⅱ级植物,190种,Ⅲ级植物64种。给海南的乡土植物分门别类,在不同绿地系统或特殊环境下推介最合适的乡土植物种类。(4)从植物群落景观上对乡土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德尔菲法、照片拍摄选样、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矩阵,选出最优的植物配置形式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出7条植物造景的客观规律。(5)通过对海南乡土植物形象和文化的挖掘,结合实际案例,探索出海南乡土植物景观营造应该结合生态、功能、文化、艺术、经济等原则,配置时要与地形、山石、水体、建筑、道路等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