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压供水设备节能分析与运行优化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guisheng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供水作为城镇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基础保障。二次供水泵房能耗在整个城市供水系统能耗中占比较大,多数泵房能耗高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提高二次供水设备效率,充分发挥叠压供水设备节能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叠压供水设备节能分析与运行优化进行以下研究:首先,研究叠压供水设备能耗组成和各个能量传递环节中效率与调速比关系,综合分析确定设备调速比范围为75%~100%。根据各环节效率粗略计算得到设备理论综合效率应大于50%,与课题组实际调研供水设备综合效率相比发现设备运行中效率普遍较低,进一步明确设备节能优化的重要意义。使用二次曲线法拟合水泵特性曲线,推导出叠压供水设备能耗数解法,为下文定量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对叠压供水设备运行优化研究。以水泵特性曲线形状为切入点,与市政管网压力波动情况相结合,分析得到市政压力波动大时宜选择Q-H特性曲线较陡的泵。分析得出多泵并联运行时减小或消除“过渡低效区”的方法为选择高效区范围宽的泵与选择全变频控制。明确了中小流量时辅泵启停泵点与气压罐选型,推导出气压罐调节容积与预充压力P0、αb值的关系,结果得出当αb取区间下限且P0=P1时气压罐调节容积达到最大,然后以直径Φ800mm型气压罐为例进行分析。在市政管网接入点与稳流罐进水口间建立伯努利方程,推导得出稳流罐设置高程确定方法并加以算例分析。建立叠压供水设备对市政管网压力影响程度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得出将设备置于距离水厂近、市政管网管径大的位置,同时降低设备取水量在市政管网转输流量中的占比可有效降低设备对市政管网压力的影响。最后,以北方A市某居民小区二次供水系统为例,合理计算高区相关设计参数,对主泵与小流量供水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结合辅泵选型确定了气压罐预充压力与最大调节容积。根据小区实测用水规律与市政压力波动情况,合理调度泵组,计算出优化前与优化后全天累计运行能耗,结果表明,优化后节能节能17.88k W·h,节能率16.89%,两方案主泵均高效运行时,优化后方案节能13.8%。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渐发展与进步,无人驾驶车辆开始逐步进入道路交通流中。对于道路中的重要节点交叉口,其对道路的通行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自动交叉口是一种面向无人驾驶车辆的交叉口管理系统,可以依据车辆与路况信息,利用交叉口的基础设施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对车辆进行控制。同时在自动交叉口的基础上,面对无人驾驶车辆长期的渗透过程,需要一种包含人工驾驶车辆与无人驾驶车辆的混合交通流的混合自动交叉口
现如今,高密度的商业计算以及科学应用对于计算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使得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大范围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消耗大量的电能,近些年来这些电能的花费已经越来越接近基础设施本身的造价。另外,能源消耗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因此,为了减少云计算中心的能耗,虚拟化技术将多个服务尽可能整合在一个物理主机上,减少不必要的硬件资源的使用。本文就虚拟机整合的不同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设计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发展绿色城市,探求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作为人口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城市中居住型街区每天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弃污染物,因此发展绿色居住型街区具有重大的现实紧迫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新乡市新城区居住型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意在探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下,在中部寒冷地区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严重城市空气污染、外延扩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与之密切相关的机器人研究也在飞速发展。其中,仿生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引起各国科研人员的关注,如今已经取得很多优秀的成果。本文提出一种仿生肌肉控制策略,其本质上是一种采用肌肉模型去设计可变导纳控制器的柔顺运动控制策略,属于运动行为的仿生,将在并联机构平台上展开对该策略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肌肉模型和机器人柔顺运动控制进行了调研,并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陆地和海洋岛屿的大国,海洋战略在我国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确,我国越来越重视海洋技术的发展。完备的水下导航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战略地位上非常重要。惯性导航系统是用于水下导航和潜艇定位广泛使用的导航系统并且具备自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但是惯性导航系统对于水下潜器位置的计算是通过积分运算实现的,导航误差会随水下潜器航行时间增加而逐渐积累,对于需要进行长航时任务的潜艇来说,
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应对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曾备受关注,但由于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成本优势,因此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尚未能实现生物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生态经济战略的提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原料的代表,可以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CO2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能量物质,进一步可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需求日趋增加,如何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系统容量的同时提高乘客的通信体验变成了铁路事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长期演进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因其扁平化和IP化的网络特征,具有传输速率高、系统时延低等优势,已经成为铁路通信系统的主要发展目标。越区切换技术是LTE-R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向行人的多目标跟踪是实现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多目标跟踪算法对输入的视频序列行人目标进行数据提取和行为分析,使智能监控系统能更高效的感知复杂场景。在当下疫情期间,政府需要对病毒携带者和接触者的轨迹密切关注,因此智能监控系统会在该环境下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基于现有Fairmot多目标跟踪框架,提出三点改进,提高对行人的跟踪精度。主要工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传统的行人检测算法DPM和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是盆地内富油凹陷之一,近些年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玛湖凹陷风城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风城组地层形成时的环境较为特殊,为碱性湖泊环境,并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而且风城组经历的成岩作用及形成的岩石矿物与在正常湖泊环境下有所不同,因此具有重要且特殊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岩心薄片为基础,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阴极发光(CL)和激光拉曼(LR)等测试手段,探讨
Ni3S2具有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电子电导率,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显示高理论比容量;然而,其在循环过程中会面临严重的体积膨胀及材料粉化,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从结构设计,表面改性和形貌调控等方面对Ni3S2电极进行改进,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化学镀方法,通过原位形成的氢气泡作为模板,控制镀液p H值和温度,获得具有不同孔结构的三维多孔镍。结果显示,化学镀液的p H=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