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其中遗传和免疫因素在SLE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从SLE的遗传和免疫两方面探讨SLE的发病机制并结合临床分析HLA-DM基因多态性与SLE临床的相关性。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 HLA-DM基因与SL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首先采用RFLP-PCR技术检测SLE患者HLA-DM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HLA-DMA等位基因型4种,基因型6种;HLA-DMB等位基因型3种,基因型6种;然后分析他们在SLE的分布频率,结果发现,HLA-DMB*0101/0103基因型分布频率在SLE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HLA-DMB*0101/0103基因型可能为SLE的易感基因型。第二部分:HLA-DM基因与SLE临床的相关性分析。主要包括SLE患者自身抗体、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①HLA-DMB*0103等位基因型的SLE患者,抗U1-RNP抗体阳性率增高;②HLA-DMB*0102等位基因型的SLE患者较HLA-DMB*0101等位基因型的SLE患者病情更趋于活动,更易有肾损害。③HLA-DMB*0101/0103基因型的SLE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较好;④HLA-DMB*0102/0102基因型的SLE患者,更易发生肾脏损伤。由此提示HLA-DM基因多态性与SLE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疾病的活动性及肾脏受累情况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部分:SLE与细胞因子异常。用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等方法检测SLE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mRNA表达,并分析与抗ds-D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患者PBMC IL-10 mRNA、IL-1 mRNA 8、Fas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IL-10、IL-18浓度均明显高于(IL-2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抗ds-DNA抗体阳性的患者IL-10mRNA、IL-18mRNA、Fas mRNA的表达量和血清IFN-γ、IL-4、IL-10、IL-18水平明显高于(IL-2低于)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第四部分:SLE与细胞凋亡。采用DNA片段化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检测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及其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显示SLE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较一种抗体阳性者,其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