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使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的培养轨道。与此同时,高等院校的投资主体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演变为以国家拨款为主,包括学校(靠银行贷款)自身、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多方的投资主体,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从过去的非盈利公益性延伸出产业性。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需要一个可操作的、量化的、科学的综合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从而,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使用和收益状况,真实全面地评价这些教育资源的运用效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依据;教育的产业性也要求教育资源按产业模式运作,以正确合理地评价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情况,综合地分析教育资源的运用效果,准确地衡量资产的投入与产出,最终达到提高高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科学地评价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状况和收益状况,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模型,引入效益观念,分析高校财务绩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以达到优化教育资金的支出结构和规模、规范教育资金的使用范围和途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的财务面貌的目的,为高校加强财务管理和减少财务风险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本文就试图提供一个可量化可操作、综观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校可货币化信息的考核,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在综合分析高校成长环境后对高校相关绩效的补充说明,运用科学地绩效评价方法,综合、真实地体现出高校的财务面貌,以求达到从财务角度系统地评价高校的最终实绩和运行效率,促进高校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