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口感独特兼具保健功效,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产国,茶叶在农产品出口创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茶树炭疽病是茶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多发生于茶树叶部,该病害在各个茶区均可发生,浙江、福建等地部分茶园曾受到严重危害,导致叶片脱落,造成茶叶减产,品质降低。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种质资源丰富,虽然农业措施结合药剂防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炭疽病在各地茶园仍时有发生。本研究对收集来自江苏、浙江、云南、广东、福建、湖南、四川、江西、湖北、河南、重庆、山东12省的茶树炭疽病叶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探究不同种炭疽病菌对不同茶树品种(系)的致病力,并测试了对四种常规药剂的敏感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茶树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从来自12省茶区采集茶树炭疽病叶进行病原分离,共获得病原菌纯培养物57株。根据分离菌株在PDA上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和附着胞特征,将获得的菌株划分为5种类型。选取21株代表性菌株进一步进行多基因位点(ITS,TUB2,ACT,CAL,CHS-1和GAPDH)聚类分析。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测试菌株均属于胶孢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omplex),包括34株C.fructicola、14株C.camelliae、6株C.siamense、3株C.aenigma。2、茶树炭疽病菌对不同茶树品种(系)的致病力为探究茶树炭疽病菌侵入与不同叶位的关系,本研究以针刺接种法将菌株YN23、FWY43、CHQ-2的菌饼分别接种在‘舒茶早’第1、2、3、4、5、6叶位;采集22个品种(系)茶树离体枝条,用针刺接种法将6株不同种菌株的菌饼接种到收集的茶树离体枝条上,调查茶树炭疽病菌对不同茶树品种(系)的致病力。结果显示:接种21d时,‘舒茶早’第3、4、5、6叶位的成叶发病更严重。接种21d时,C.fructicola、C.camelliae、C.siamense、C.aenigma菌株对‘政和大白茶’、‘福云6号’、‘中茶108’、‘秀红’、‘鄂茶5号’的致病力较差。‘浙农117’、‘皖茶91’、‘福鼎大白茶’、‘丹桂’、‘白毫早’、‘菊花春’表现出高感的特点。3、C.camelliae对四种常规药剂的敏感性测定C.camelliae被认为是茶树炭疽病菌优势种之一,本研究中C.camelliae在调查的茶区分离频率较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C.camelliae种中8个菌株对4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C.camelliae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高,EC50分布在0.0584~0.4984μg/m L之间;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对C.camelliae菌丝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409~1.5442μg/m L、0.0232~0.9466μg/m L,但各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百菌清对茶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布在0.3810~93.2890μg/m L之间,供试菌株对百菌清的敏感性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