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并对模式中的知识过程、软件过程、影响因素及软件企业实践活动验证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构建了基于知识过程与软件过程融合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框架。本文分析、研究了知识过程和软件过程融合的微观基础——两类过程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了知识过程生命周期与软件过程生命周期之间存在的同一性关系,确立了知识过程与软件过程的融合关系,提出了基于知识过程与软件过程融合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框架。该模式框架中主要包括了软件过程与知识过程及其各子过程之间的融合关系。根据知识在软件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性特点,构建的知识管理模式既反映了知识在软件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将传统的静态知识资源管理的模式,发展为动态的知识管理模式——知识过程与软件过程的融合模式,该模式中同时突出了环境因素对知识过程的影响,研究了过程融合所依赖的企业知识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技术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 2.对软件企业、软件过程中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进行了研究从知识管理的三个主要过程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软件过程的融合视角,分析了软件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主要类型、特点,对知识获取与软件过程的融合及知识获取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软件企业、软件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内涵和主要障碍因素,结合知识共享与软件过程的融合模型,分析讨论了软件过程中开展知识共享活动的主要方式和促进因素;同时对软件企业、软件过程中的知识应用方式、模型和知识应用如何支持软件过程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3.构建了基于本体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本文提出的知识过程与软件过程融合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运用本体技术对软件过程中的有关知识(如:过程知识、领域知识以及人员胜任能力等)进行了建模,系统支持软件企业对软件知识的重用和共享;系统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本体(ontology)的分类决策树学习算法,用于知识检索处理过程中引导知识项的分类和匹配。该系统采用Web方式为软件企业人员提供知识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可支持软件企业开展围绕软件过程的知识管理活动。 4.对知识过程与软件过程融合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调研,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和企业有关资料、文献查阅等方式,了解了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如知识获取的方法,如何进行知识共享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应用与创新知识,并对其企业文化、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组织结构如何支持知识管理过程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调研与分析的结果支持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软件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基础阶段就是初中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先进与否,也会影响学生逐渐形成的英语学习方式的优劣.在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影响下,广大英语教育工作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推进,社会经济也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融合,外语教学理论在我国不断发展,跨文化教育的研究在这种情形之下得到教育者的重视.本文旨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与关键时期,因此应该重视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成为重要的课题.一直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都是
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育改革也在逐步进行,传统的课程资源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改造.思想品德
随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发展飞速,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在总结商务英语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
我国近十年电信运营业的发展变化令人难以置信,电话用户数从1995年年底的6179万户已经发展到2004年8月底的6.18亿户!而强调专业分工、快速定制化产品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年代,大大
思想政治课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回归现实生活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
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通过强化训练和传授技巧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发
高校是一个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在莘莘学子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要经受得起思政教育的考验,这样才能够在职场环境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本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