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地区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和SWCC的试验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inr0o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青海西宁地区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三轴试验仪、应变控制式直剪仪、GEO-Experts应力相关的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系统及电镜扫描仪,开展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直剪试验、土水特征曲线试验以及黄土微观结构分析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为:(1)利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重塑非饱和黄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重塑非饱和黄土在不同围压下的主应力差-应变曲线的特征,以及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率及干密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发现:试样的主应力差-应变曲线受围压、干密度、含水率的影响,破坏形式会发生改变。对与三轴试验初始条件相同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将其所得结果与三轴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所得到干密度、含水率与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规律基本一致。其中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受土的干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含水率对黏聚力的影响则比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大。(2)采用GEO-Experts应力相关的土水特征曲线压力板仪对非饱和黄土的基质吸力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不同深度处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土体在脱湿和吸湿过程中得到的两条土-水特征曲线不能完全重合,且无论是脱湿还是吸湿过程,土体的体积含水率均会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减小。浅层分布的土体,其土-水特征曲线中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较大。(3)采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深度处的原状黄土的颗粒组成、土粒形状及其排列特征、土粒的表面特性、土粒间胶结情况和孔隙特征等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随着深度的增大,骨架排列逐渐趋于紧密,颗粒间接触形式也受到骨架颗粒的排列方式的影响发生改变。利用颗粒(孔隙)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对土样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定量化分析发现:土样孔隙的分布没有规律,且各个土层的孔隙排列特征相似,土颗粒和孔隙的形态均是属于外形比较复杂的狭长类型;颗粒和孔隙的周长面积分维值会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土层越深,土颗粒的团粒化程度越高,孔隙越小。
其他文献
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珠三角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研究珠三角地区复合地层中的地铁施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圳某区间地铁施工实践为基础,对复合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
学位
月球车是完成月球表面探测的重要载体。月球表面构成要素复杂多变,地势崎岖不平,对月球车的移动穿越性能有着苛刻的考验。月球探测车车轮是与月壤直接接触的重要部件,在接触
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化学镀以其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均镀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化学镀工艺过程以及镀层性能的开发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
目前,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地下工程问题。煤矿地下开采后,采空区顶板在矿山压力下,沿着层理面法线方向移动,在进行地下开采过程中,原岩应力平衡遭到
断裂构造的定量预测一直是地质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断裂构造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煤矿开采效率。本文在前人研究构造预测的基础上,详细搜集新汶煤田构造资料,深入分析和归纳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川西地区经历了异常复杂的区域地质和构造演化史,油气藏反复改造、重组、极不常规,为超致密低孔储集体;DY地区须家河组须三、须二段砂岩普遍岩性致密,
虚拟样机技术被公认为是提高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缩短汽车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前对车辆进行评价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某公司设计的2060型越野车,在虚拟样机软件ADAMS/V
在近几年高考的数学试题中,考学习新概念,运用概念的试题频繁出现,这些试题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很少接触,学生普遍感觉难度大、不易下手,这与平时教学中教师注重解题技能训练,忽视概念
目前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着的普通V带大多是三层、实心式V带结构,这种V带在结构上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V带的断面为三层组合式结构,它的上下层是胶体、中间是抗拉体,V带在
在收集长堤地区地层、构造、沉积相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资料后,结合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共同对本研究区地层油藏成藏条件进行研究。通过12口所选井的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