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第一湾冲积河道近几十年的演变特征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上游的河道演变研究主要集中在宁蒙河段,而黄河青藏高原河段的研究仍少有涉及。位于青藏高原的黄河第一湾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发育着多种河型,为研究自然条件下的河道演变提供了有利条件。论文选取黄河第一湾的3种典型冲积河型(网状河、弯曲河、辫状河)为研究对象,利用玛曲站和吉迈站的1959年以来实测水沙数据分析了其水沙关系;利用近1990年以来的遥感影像数据,基于Arcgis和ENVI技术支持下分析了网状河段不同流量下活动河道(在给定观测期中一个河道的两端都与其他河道相连通并有流动的水流)的分布规律,网状河段、弯曲河段和辫状河段近几十年的河道平面形态变化特征;结合野外实地测量以及采集的滩地土样分析了其沉积特征。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不同河型自然条件下河道演变的认识,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河流地貌理论,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玛曲与吉迈两个水文站多年年均流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相对稳定。两个水文站汛期径流量变化不明显,而玛曲站输沙量稍微减少,吉迈站输沙量减少较大。玛曲站多年汛期来沙系数在90年代以前呈波动微升的趋势,而2008~2015年又减小到60年代的平均水平;吉迈站多年汛期来沙系数波动幅度大,90年代以前增减趋势不明显,而2008~2015年明显减小,其波动幅度也减小。玛曲站与吉迈站汛期来沙系数都很小,较小的来沙系数表明河流的冲刷能力较强。总而言之,玛曲站与吉迈站之间的河段水沙关系比较稳定,这对研究该段河段的自然条件下的河道演变有重要的意义。  (2)根据流量大小对阿万仓和采日玛网状河段分别划分出了3种类型活动河道(Ca1、Ca2、Ca3与Cc1、Cc2、Cc3),其分布规律是后一种类型的活动河道基本位于前一种的两侧。据此可以推断,网状河分支河道基本是从主河道向两侧逐渐发展的。在没有峡谷限制的草原湿地河段,网状河的主河道发生弯曲时,弯道内侧的活动河道数总是大于弯道外侧的活动河道数,这有利于维持网状河流体系的空间均衡性和稳定性。  宽阔的泛滥平原是网状河流多河道体系得以稳定发育的重要地貌条件,该条件下主河道横向上发育的活动河道较多,但是由于河间地也较宽,导致线密度(垂直于网状带的单位距离内的活动河道数)较小且相差较小。网状河形态发育较好的河段,线密度与河谷宽度具有极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河谷宽度的增加河道带横向上单位距离内的河道数越少。而峡谷地带由于两侧相对较高的地形的限制,河谷宽窄不一,活动河道的线密度相对较大、且差别也较大。  (3)对位于黄河第一湾入口的齐哈玛乡附近主河道长约为12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研究表明,砾石质网状河整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众多分支河道与河间地1990~2016年间无明近显冲淤现象。26年网状带面积仅增加2.43%,陆地与水体面积比例接近1∶1;网状带部分小型河间湿地及河间岛屿呈现碎片化现象,导致河间湿地个数逐渐增加,最大增加率为62.16%。河道主流线长期左右迁移交替变化,且变化率相对稳定,受主流线迁移的影响,主河道内部河间岛屿形态变化较大,其河岸变化率为5m/y。网状河众多支河道非常稳定,平均河宽变化率仅为1m/y左右。  河岸沉积物以细砂或粉砂为主,黏土含量较高,粒度分布曲线呈现多峰,这与砂质网状河流河岸以泥质沉积物为主略有不同,但河岸及河间湿地茂密的植被保护了众多分支河道免受侵蚀、维持了河道的稳定性,这也是砾石质网状河流体系具有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4)对位于黄河第一湾的后半段弯曲河段与辫状河段的研究表明,研究河段在1994~2016年间的整体形态变化较小。江心洲面积位于0.01~0.05km2区间的江心洲个数最多,而位于0~0.01km2区间与0.5~1.0km2的江心洲个数较少。1994~2001年江心洲个数基本不变,从2001~2016年间,江心洲总个数与总面积都基本呈增加趋势,最小面积呈减小趋势,最大面积呈增大趋势,说明随着河道的演变,河内江心洲冲刷与淤积同时进行,发育相对稳定。  四个亚河段的四个时期河道长度、河道面积、平均河宽和弯曲系数变化较小,不同河段之间仍有差别,其中A段变化最大,B、C和D段变化较小。此外,B段的江心洲个数与辫状指数变化最大。根据侧向稳定系数分析得出,四个亚河段都具有较高的侧向稳定性,且D段的侧向稳定性最高,A段的侧向稳定性最低。河道的侧向稳定性与河道平均河宽、辫状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弯曲系数存在负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连日来,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把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有关论述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密切联系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加剧,迫切需要加强包括土地在内的宏观调控手段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区域内部存在凭借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人地矛盾,也迫切需要
学位
如何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经过三年的时间,采用盐水对玉米进行昼夜喷灌,就盐水中盐分的浓度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节水灌溉指明了
作为上级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对下属的单位及人员,负有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如果下属单位或人员违法违纪,上级机关及领导相应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受到追究
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斑块植被普遍分布在整个流域,从上游山区的斑块森林、中游荒漠斑块灌丛到下游荒漠河岸林斑块。这些斑块是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的长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稳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特色地方文化丰富着民族声乐不断发展。山西民歌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汇聚,分析研究山西民歌文化内涵,传承与发展普及与推广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区域空间结构中的一些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规划日益重视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这对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现实中
学位
人们常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立身处世的格言,笔者认为,仅有此是远不够的,还应做到“防己之心不可漏”。何出此言?这是从大量现实生活中得出的结论。陈同
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理问题是复杂性问题,对地理问题的研讨需要新的方法。本文根据空间分布性、空间移动性和时间约束性地理问题的研讨需要,借鉴“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
本文在对微波遥感发展、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多频率、多极化被动微波辐射计数据开展了微波植被指数研究,植被光学厚度的频率响应特性研究,以及利用微波植被指数提取地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