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结构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加快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增大,海上复杂工程结构和装备如船舶、海洋平台、工业管线等也随之增加。由于海面及水下环境多变,在其中工作的工程结构承受不同水压、温度变化及流致激励形成的复杂交变载荷,加之工程结构在建造焊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结构和材料缺陷,交变载荷使结构尤其是焊缝缺陷处应力场发生变化。焊缝处的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产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是结构焊缝产生应力波信号的主要来源。当前研究表明应力波技术具有应用在海上工程结构远程监测的潜力。监测工程结构和设备产生的应力波信号可以在设备的使用寿命内及早发现故障和缺陷,从而为规划和实施必要的维护和维修程序提供更多时间,以避免灾难性故障。因此研究水下结构应力波传播及应力波入水后的传播规律对于进一步探究水下结构健康监测等应用有很大的工程意义。本文以圆柱壳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构焊缝部位受到动态载荷激发的应力波产生及其在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包括在壳体结构边界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导波和壳体结构中应力波在流固界面上的传递规律(传递过程产生的能量分配,波型转化等与不同应力波源、不同介质特性阻抗的关系)。根据断裂力学原理分析水下结构应力波源的物理基础,建立能反映裂纹应力波源特征的数学模型;根据导波基本理论,研究了结构内体波在壳体结构边界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导波的特征,设计算法求解圆柱壳结构中导波的频散方程得到频散曲线,利用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固体—流体相互作用下结构应力波传播的有限元方法的准确性;基于已建立的等效应力波源与已验证的水下应力波传播模型,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了不同受载条件下应力波响应特征,利用Choi-Williams分布分析水下壳体结构在不同应力波源加载下的传播模态;分析了耦合界面(空气—固体耦合、流体—固体耦合)应力波的波形转换与传播路径,基于广义Snell定律和有限元功率流能量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应力波源、不同介质对耦合界面应力波能量传递影响,并计算能量传递比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策略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具体实施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处置组(n=100)和ERAS组(n=100)。ERAS组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传统处置组采用常规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ASA、BMI、肿瘤位置、TNM分期)、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对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因其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智能化程度高等优势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无线充电为众多设备拓宽了能量获取的途径,推进了电器设备智能化发展。对于减少电动汽车电池组以及充电时间方面,动态无线充电有着其他静态充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使电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从埋在地下的发射线圈获取能量,这为减少电池重量以及缩短充电时间同时又增加续航里程提供了可能。本文设计了一种集成线圈LCC-S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型科技革命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大大提升,这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型产生了冲击。作为造船强国,我国的船舶制造行业规模十分庞大,信息技术的飞
液滴碰撞是一个涉及多尺度、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流动过程,时刻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中,如雨云降雨、打印机喷墨、发动机液体燃料雾化等。海水液滴在冷却塔内的碰撞行为,会改变
当今能源消耗日益增大,节能减排愈发迫切,保温材料的使用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式。但有机保温材料具有很强的火灾危险性,一旦燃烧火势极易蔓延。喷淋形成的水膜通过预湿保护未
随着全球能源日渐消耗和环境不断恶化,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电动汽车开始取代传统汽车成为人们的首选代步工具,电磁辐射(Radiated Emission,RE)发射不合格是电动汽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脏超声各指标情况进行基本的描述性分析,并研究
油水分离对含油污水或溢油事故的处理至关重要。含油污水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还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基于仿生学原理,已经应用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这些丰硕成果也使
作为生命的终点,死亡是每个个体都必须面对的,死亡意识也是个体在生命的某些阶段必然会萌发的意识。死亡提醒(Mortality Salience)是恐惧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指的是通过与死亡相关的刺激唤起人们对死亡的思考。死亡提醒效应(The effect of Mortality Salience)指的是在死亡提醒条件下,个体出于管理恐惧的目的会增强对能够缓解死亡焦虑的心理机制的需求。死亡提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