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居环境理论的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研究——以简阳香山和苑为例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社区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人与自然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模式。生态社区是人居环境的一个细胞单元,生态社区的规划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居环境要坚持生态观。   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与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纳入统一的研究体系,综合分析了生态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随后,对生态社区的理论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生态社区的主要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绿化景观、建筑设计、道路交通、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能源利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分析研究,构建了生态社区体系;并以简阳市香山和苑居住小区为例,进行生态社区规划设计和评价,在生态社区层面对人居环境理论进行阐释。   生态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基于人居环境理论的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案例规划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温州村”在杭州具有两个特殊的唯一性:其一是,“温州村”不是城中村,而是杭州城市中唯一一处产住混合的开放式城市社区,具有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其二是,“温州村”中的菜场是
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肌理的继承并延续,不仅可以保存城市发展的轨迹而且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现阶段剧烈社会转型造成的空间激变对于古城保护与更新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地区产生许多形式时尚前卫但是又缺乏文化的建筑作品,使人们眼前一亮但无法深挖其内在意义,忽视传统可算是其原因之一。   在近些年,逐渐产生一批
住房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构建的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匮乏、城市住房价格攀升,使
城际铁路快速发展,加速了地区间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际站的建立,将城市置于更大的发展区域,尤其是对城际站所在地区的发展十分有利。城际站地区如何高效
地貌是岩石圈表面的起伏形态,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中,地貌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城镇空间的发育、拓展,使其发生不同的响应和变化。
本文从合肥市四个居住区实际调研入手,运用行为观察、影像记录等多种方法,记录居住区白天连续12个小时居民在各类景观空间中的日常行为。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创立的原型理论不仅推动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包括哲学、社会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等学术范畴的研究。在建筑学理论领域中,已经有不少学者
羌族村寨记载着羌族独有的文化习俗,对于羌族文化的不断延续和传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文化的不断交融,传统羌族村寨聚落形态已经逐渐淡化。本文以北川羌族地区灾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工业建筑的能耗占了相当比例。大型钢铁工业厂房体积大,并且内部存生产性热源,厂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