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包揽了毛姆文学奖在内的四项英国文学大奖。非自然叙事理论家扬·阿尔贝在《非自然叙事》(Unnatural Narrative)中将安吉拉·卡特纳入非自然叙事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论文选取卡特颇具代表性的三部长篇小说《新夏娃的激情》《马戏团之夜》《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与一部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进行研究,四部作品呈现出卡特作品中非自然叙事的历时变化,也展现了卡特对性别气质、多元文化主义等社会文化、政治问题的深切关怀。首先是梳理非自然人物、时空等非自然叙事核心元素。安吉拉·卡特作品中的非自然人物、时空是非自然性的集中表现:在非自然人物上呈现性别越界与身份越界的人物,显示卡特关注领域由性别议题上升至多元文化主义;在非自然时间上突出时间的颠覆性,挑战时间方向性、恒常性、稳定性;在非自然空间上展示从“心理外化空间”到“地理不可能空间”的迭代,突出叙事主题。其次是提炼非自然叙事基本特质——魔幻性、异质性、寓言性。安吉拉·卡特作品的非自然特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卡特非自然叙事的区别特征。诗学层面上的魔幻性、与英国传统现实主义者不同的异质性、具有隐喻意义的寓言性共同构成了安吉拉·卡特独特的非自然叙事特质。此外将呈现作品对怪诞美学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认同。安吉拉·卡特创造了怪诞文本世界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文本世界内核。这类怪诞世界呈现出人物夸张化、降格化描写、文本消解机制等怪诞美学特征,具有颠覆二元对立、启发读者思考、提供情感宣泄渠道的功能。与此同时,卡特自身的多元文化主义的倾向,使得小说叙事内容与个人哲学理念在反二元论层面达成统一。怪诞美学与多元文化主义构成了一个从美学风格到哲学理念相适应的非自然叙事世界。最后要挖掘安吉拉·卡特自身经历,探寻卡特作品中的非自然叙事成因。安吉拉·卡特的非自然叙事创作受到多重影响:英国非自然叙事的传统、旅居国外的文化冲击、反现实主义的时代影响。安吉拉·卡特从自身经历中得到启示,传统叙事方式固化性别、阶级身份,她反抗既有叙事规范的目标与非自然叙事理念相契合。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下,安吉拉·卡特承继了英国非自然叙事传统,以非自然叙事的方式回应性别、物种等社会政治、文化问题,并坚持在文本层面拒绝模仿现实,在现实层面反抗身份扮演与性别气质固化,反抗现实世界的规约化。安吉拉·卡特对非自然叙事的自觉选择展现了后现代作家用文本反抗现实的新方式,表达了她对非同一、多元化世界的期待。
其他文献
面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这两大难题,发展生物基材料以逐步替代石油基材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生物基材料以其可再生、可降解、储量丰富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纤维素更是生物基材料中的研究热点。纤维素是一种半结晶性聚合物,分子链与链之间有氢键网络作用,这使得纤维素难于溶解且不能熔融加工,为此人们不断探索能有效溶解纤维素的溶剂系统,并对其改性以制备能满足实际生产应用的纤维素衍生物。迄今为止已有许多溶剂可有效
NiTi合金由于具有奇特的超弹性、形状记忆性和良好的物理性能,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和居家生活等领域备受青睐。但是,由于其较快的冷加工硬化率,室温下塑性差、强度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以热加工的方式来获得产品。因此,研究NiTi合金热加工工艺及加工后热处理制度,为合金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本文通过300-600℃区间恒温拉伸试验,研究Ti-50.8Ni(at.%)合金丝材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各国发展都面临的挑战。传统能源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随之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新技术来解决。其中,光催化技术与传统催化相比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是尚存在光的利用率低下、电子和空穴易复合、催化剂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实际应用。本文以一维纤维状粘土硅酸盐矿物凹凸棒石(Pal)为基体材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分别制备了W18O49/H-Pal、MoO3-x/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其内部工作温度越来越高,面临的Ca O-Mg O-Al2O3-Si O2(CMAS)腐蚀也愈加严重,这对热端部件表面热障涂层的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高温化学稳定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广泛使用的8YSZ(8 wt.%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材料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需求。而镧镁铝酸盐(La Mg Al11O19)材料与传统的8YSZ材料相比具有更低的热导率、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可提供高功率密度以及长使用寿命的环保储能装置。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最关键的一部分。碳材料如活性炭、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导电性好和电化学工作电位宽等优点作为电极材料而备受关注。硅氧碳衍生碳(CDC)作为一种新型多孔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于1800 m~2 g-1)、可调整的孔径分布、分级多孔结构、生产成本低和稳定的循环性能。但是,由于CDC的电容值低、功率密
近年来,人们研究抗生素抗性基因这一新型污染物时发现,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eARG)可通过在土壤中的迁移运输到达深层土壤和地下水区域,从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迁移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炭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境友好材料,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修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利用生物炭技术来阻控抗生素抗性基因迁移行为的研究尚很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为研究载
学位
纺织领域中,织物表面质量一直是影响产品美观和销售的重要因素,而表面缺陷检测是控制产品质量最为重要的步骤。长期以来,纺织产业中织物的表面缺陷始终是由质检员通过人眼观察检测,由于高负荷的劳动,导致质检员精神和身体承受着巨大压力,经常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漏检和误检,可靠性难以保证。近年来,机器视觉在工业自动化检测方面越来越流行,针对织物表面缺陷检测,国内外相关学者已经提出了大量的检测算法,但其在准确
背景:卵巢癌肉瘤(OC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卵巢恶性肿瘤类型,具有高度复发性、高度侵袭性、高度致命性的特征。由于其发病率低,国内外报道的多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目前对OCS预后影响因素的认识尚无统一结论,缺乏有效的评估预后工具。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影响卵巢癌肉瘤(O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临床预测模型,从而实现个体化预测OCS患者的生存,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新参考和方向。方法:
德乃“立”“兴”之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推动下,高校美育话语的时代性构建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以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基础,讨论高校美育话语时代性构建的必要性,即美育话语在塑造全人教育中的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继而探讨高校构建中国特色美育话语的实施路径,着眼于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协同发展,在育心思想、育德理念、育人行为等方面产